起信论

作品数:241被引量:15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张文良龚隽方立天张凯袁大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空山灵雨》:借佛经揭开人性的“画皮”
《十几岁》2024年第35期18-19,共2页余娅 
【剧情简介】三宝寺的住持智严长老自知将要圆寂,请来悟外法师商议继任者,并邀请善人文安和王将军共同见证。谁知文安和王将军觊觎镇寺之宝——玄奘法师手写的《大乘起信论》,早与寺中僧侣勾结,准备趁乱夺宝。此时,一位名叫邱明的流犯...
关键词:《大乘起信论》 玄奘法师 智严 三宝 继任者 善人 《空山灵雨》 文安 
《大乘起信论》“众生心”与“一心”义辨析
《佛学研究》2024年第2期119-132,共14页邱丽莎 
《大乘起信论》被评价为中国化佛教的根本经典,其“一心二门”思想体系对中国佛教特色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一心二门”中的“一心”,更确切而言是“众生心”,具有染净和合的性质,而“一心”在论中相当于“真如”,单指净法。近现代...
关键词:《大乘起信论》 众生心 一心 摩诃衍 真如 
张文良《涅槃学研究》述评
《宗教学研究》2024年第5期233-234,共2页甘沁鑫 
张文良教授素以华严学研究名重学界,于“批判佛教”、日本当代佛教、《大乘起信论》思想史领域亦有高质量论文、专著产出。在对涅槃学多年潜心研究和理论思考的基础上,张教授新近出版《涅槃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4年)一...
关键词:《大乘起信论》 涅槃学 批判佛教 华严学 张文良 不揣浅陋 嘉惠学林 思想史 
太虚如来藏思想述评
《中国佛学》2024年第1期149-163,共15页张文良 张舒晴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系佛教解经古文献编目整理和诠释研究”(项目号:2222&ZD256)的阶段性成果。
通过太虚对《胜鬘经》《楞严经》《大乘起信论》中的如来藏思想的评述可以看出,太虚对于印度佛教中如来藏思想并不是无批判地接受,而是力图从融合佛教的立场出发,将中观学、唯识学和如来藏思想相融通。太虚的这种诠释路径与永明延寿《...
关键词:太虚 《大乘起信论唯识释》 如来藏 
跨信仰的经典翻译何以可能?——李提摩太《大乘起信论》英译研究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2023年第4期68-82,共15页邬晗来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西游记》在法国的译介和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3NDJC120YB)阶段性成果。
李提摩太作为活动于晚清中国的传教士和政治家,翻译过中国佛教经典《大乘起信论》,但他的译文带着浓厚的基督教色彩,因此引起了中国佛教界的抗议。本文旨在探讨李提摩太译文中知识和信仰是如何交织的,以及这一现象蕴藏的跨宗教问题。为...
关键词:李提摩太 《大乘起信论》 东方学 基督教 
法藏弟子文超略考
《宗教学研究》2023年第2期94-100,共7页平燕红 
“江苏省卓越博士后计划”资助;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儒佛道三教关系视域下中国特色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18ZDA233);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玄奘唯识学的基本问题”(21FZJA001)之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超,作为华严大家法藏的弟子,著有《自防遗忘集》10卷、《华严经关脉义记》1卷、《关键》(卷数不详,此文很大可能为《自防遗忘集》的一部分)。他在《华严经义钞》的《第四明无相观不同门》及《第二十一明安心不同数家分别门》中详细论...
关键词:文超 法藏 自防遗忘集 华严经关脉义记 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料简》之料简
《中国佛学》2023年第1期99-115,共17页昌如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南北朝时期佛教中国化研究——以‘地论学派’为例”(项目号:21FZJB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世纪初有关《大乘起信论》的争论相当引人注目,其核心原因是《大乘起信论》对于中国宗派佛教来说是基础性的。如果否定了这个基础,也就否定了中国特色的宗派佛教。以至于后来的学者,一提到《大乘起信论》就绕不开当年的这个争论。基...
关键词:唯识 生灭 真如 《大乘起信论》 方法论 
上帝的回音——李提摩太对中国大乘佛教的解读
《基督教文化学刊》2022年第2期138-160,共23页杨靖 
晚清有很多来华传教士对中国佛教感兴趣①,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是比较特殊的一位。他参与了戊戌变法,同时有着丰富的学术活动,如大量译介西学。身为基督教传教士的他对中国大乘佛教颇有研究,除了撰写大量佛教方面的文章外,还先后...
关键词:大乘佛教 《妙法莲华经》 《大乘起信论》 李提摩太 基督教传教士 学术活动 来华传教士 戊戌变法 
南北朝佛教哲学的“体相用”范畴
《哲学研究》2022年第12期54-62,共9页王帅 
南北朝佛教哲学的“体相用”范畴具有修道论、佛身论、存在论等不同模式。《大乘起信论》的“体大”“相大”“用大”之说揭示的是修道论视野下的清净世界,真如“自体相-用”也属于修道论模式。在佛身论方面,《大乘起信论》中“真如自...
关键词:体相用 《大乘起信论》 修道论 佛身论 存在论 
太虚对“真如熏习”的阐释及其理论意义被引量:1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1期56-60,共5页张文良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重大课题“南北朝《涅槃经》注释书的综合研究”(19JJD730005)阶段性成果。
“真如熏习”概念出现于《大乘起信论》,在近代唯识学复兴运动中,围绕这一概念能否成立,支那内学院的欧阳渐、王恩洋与太虚法师之间曾发生激烈的争论。这一争论是中国佛教史上的“性宗”“相宗”之争在近代的延续,彰显了双方对于唯识学...
关键词:太虚真如熏习 种子熏习 《大乘起信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