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际

作品数:100被引量:410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任平张庆熊胡均国姜爱华项贤明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空间正义问题的视域融合:理据、路径与机理
《哈尔滨学院学报》2024年第7期25-29,共5页衡孝庆 张彤 
人类发展的漫漫长河中,正义不断地在历史中被塑造与规定,流动的现代性在消解传统正义的同时促成了空间正义的出场,资本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带来了一系列空间问题的接续上演。社会的复杂多变、资本的利己本性导致了各类异质性话语体系间的...
关键词:空间正义 主体际 政治话语 可行能力 反思平衡 
“人工智能”时代“文明互鉴”之可能——从文化的“主体际性”说起
《泰山学刊》2024年第2期78-83,共6页林安梧 
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文明互鉴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人工智能技术尤其是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极大地促进了跨文化交流,如实时翻译工具的广泛应用使不同语言背景的人们能够更加便捷地沟通。同时,人工智能也被应...
关键词:人工智能 文明互鉴 主体际性 文化同质化 跨文化交流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内蕴、双重内涵与实践路向被引量:2
《马克思主义哲学》2023年第6期87-94,167,168,共10页孙伟平 贺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人工智能前沿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项目编号:19ZDA018)的阶段性成果。
世界交往的展开促成世界历史,人类社会日益联结成一个紧密的整体。全球性的风险挑战、生死福祸的共同命运要求世界各国携手应对,建立整体层面的公平正义的国际新秩序,人类命运共同体应运而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蕴含的人与社会的共同体...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世界历史 主体际 
学习逻辑观照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中小学教师培训》2023年第11期47-51,共5页朱红伟 
学习逻辑是学习者对于学科知识内在规律、教师教学规律、自身学习规律的客观认识,是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应遵循的依据和要求。教学设计时应重视对学习逻辑的研究,以学习逻辑观照学习中主题与内容的选择、问题与情境的创设、任务与活动的...
关键词:学习逻辑 核心素养 主体际 小学数学教学 
教与学关系的价值迷失、理论澄明与实践策略被引量:1
《教育探索》2023年第6期8-11,共4页李申松 
山东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自筹课题(2021ZC289)。
教与学关系本质到底该如何厘定与落实,从根本上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受“分数至上”这一错误教学价值观的影响,教与学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价值目标被遮蔽、教学道德性被搁置、评价维度被窄化等问题。基于教与学的实践性和主体性,...
关键词:教与学关系 实践性 主体性 双重互生主体际性关系 差异教育 
生态危机的形成及生态伦理重建--基于马克思交往实践观视角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5-10,共6页刘静 
马克思交往实践观建立在人同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相互关联的基础上,体现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同一性关系。文章从交往实践视角揭示生态危机形成的制度根源及其本质,为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实现生态重建,将生态危机...
关键词:交往实践理论 主体际 生态危机 
数字化视域下的数据主体与主体际重构被引量:15
《阅江学刊》2021年第6期67-76,136,共11页吴静 邓玉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德勒兹资本批判视域下的西方平台资本主义研究”(20BZX011)。
在数字化生存中,社会行为的几乎所有方面都被重构。部分接触性的社会交往逐渐被非接触性的网络交往所取代,基于数字化的远程在场方式成为新的个体行为的基础。然而,算法这一刚性结构的中介,在给数据生活带来高效便利的同时也使数据生活...
关键词:数据 单向度 数据主体 主体际 
从晦义到真实时刻——论罗兰·巴尔特的艺术哲学被引量:1
《文艺研究》2021年第8期29-40,共12页惠天羽 
陕西省教育厅一般专项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伦理学转向中的罗兰·巴尔特中性思想研究”(批准号:20JK0371);西北大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孵化计划项目“罗兰·巴尔特的哲学路径与东西方比较视域下的中性研究”(批准号:17XNF H010)成果。
在罗兰·巴尔特关于美学的探讨中,其关注核心是艺术对于总体性理念和结构性话语所具有的挑战潜力。从赛伊·通布利的俳句式绘画到爱森斯坦的影片性剧照和布莱希特的距离化戏剧,巴尔特在其中发现了一种结构上并不存在的多余物,并将其命名...
关键词:罗兰·巴尔特 超越存在 爱森斯坦 艺术哲学 布莱希特 多余物 列维纳斯 主体际 
从主体际视角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基于马克思交往实践理论的解读被引量:15
《理论探讨》2021年第2期73-79,共7页穆艳杰 胡建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新思想与中国实践研究”(16ZZD032);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专项项目“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研究”(MKSLL02);吉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项目(MYL002)阶段性成果。
人类当前生存发展面临的种种现实困境,其深层根源往往都与现代西方哲学"主体际"问题相关。现代西方哲学基于理论构建式的主观性阐释多陷入唯我论的哲学困境,由于它们过度重视精神交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忽视了现实的经济交往,其解决方案至...
关键词:主体际困境 交往实践理论 人类命运共同体 
大学文科课堂交往主体际的认知语境及其建构
《大学(社会科学)》2021年第2期88-89,共2页陶裕辉 
大学文科课堂的认知交往语境是决定其教学效果的关键要素。传统的教学交往范式难以表达和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基于多级主体性、多重认知风格、独立的认知表达以及综合发生学机制是主体际交往语境的基本特征。理想的教学认知语境必须具...
关键词:课堂交往 主体际 认知语境 建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