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伯奇

作品数:49被引量:5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相关作者:白欣戴念祖戢斗勇李迪杜卓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绿色画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科学与文化》《海交史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邹伯奇到《摄影之友》广东摄影的十三个瞬间(1840-1985)
《摄影之友》2024年第6期38-51,共14页
在中国摄影史上,广东(含港澳)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孕育了无数经典的影像作品。自1840年世界最早的摄影器材银版相机经由广东进入中国,1844年法国贸易谈判代表埃及尔在广东拍摄了存世最早的一批中国照片,清代科学家、广...
关键词:中国摄影史 广东南海 摄影器材 邹伯奇 摄影技术 影像作品 贸易谈判 发展与变迁 
近现代海上印人拾零之十三——芳草天涯杜镜吾
《书与画》2024年第1期41-45,共5页张炜羽 
粤中南海(今佛山市南海区)自隋代建县至清末一直隶属广州,长期处于岭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域。南海一域英才辈出,人文鼎盛,如露(湛若)、梁佩兰(芝五)、邹伯奇(一鹗)、黄飞鸿(锡祥)、康有为(长素)、詹天佑(卷诚)、何香凝(瑞谏)等,...
关键词:上海开埠 黄飞鸿 何香凝 移民群体 邹伯奇 佛山市南海区 芳草天涯 英才辈出 
邹伯奇关于日影观测“椭圆影心非日心”的数学解读
《自然科学史研究》2023年第4期405-417,共13页廖运章 李杰民 
2019年度《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研究资金资助重点项目“晚清广州本土学者微积分著述的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019GZZ04)。
元代郭守敬用装有景符的四丈高表测量日影,改测表端投影为测横梁投影,将“仅如米许”的太阳像中心视为日面中心。《崇祯历书》认为太阳透过小孔斜射到密室地面的投影是椭圆,此后天文学家都认为椭圆光影之中心即太阳中心的投影。1844年前...
关键词:邹伯奇 日影测量 椭圆影心非日心 数学解读 
中国摄影之父
《格言(校园版)》2022年第8期12-13,共2页李想 
邹伯奇出生在一个教书人家,他的父亲和外祖父都是热爱数学研究的人,他们那种喜欢穷尽原理推演的思维习惯也深深地影响了邹伯奇。十岁时,外祖父开始教他学习《周易》《九章算术》等古代数学知识。邹伯奇一边学习古老的数学著作,一边把其...
关键词:《九章算术》 邹伯奇 发明创造 数学著作 热爱数学 数学知识 绘制地图 思维习惯 
中国摄影之父
《少儿国学》2021年第15期14-15,共2页李想 
邹伯奇出生在一个教书人家,他的父亲和外祖父都是热爱数学研究的人,这种喜欢穷尽原理推演的思维习惯也深深地影响了他。十岁时,外祖父开始教他学习《周易》《九章算术》等古代数学知识。邹伯奇一边学习古老的数学著作,一边把其中的原理...
关键词:《九章算术》 邹伯奇 发明创造 数学著作 热爱数学 数学知识 思维习惯 教书 
构建历史制作活动课 发展学生综合能力——以仿制邹伯奇摄影器为例
《中学历史教学》2021年第1期44-46,共3页车会平 
佛山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成长专项课题“基于邹伯奇史料的初中历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批准号:2019qnzx061);南海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开发校本选修课程《南海英杰》的行动研究”(立项编号:2019033)阶段性成果。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历史制作"既是一种学习活动,也是一种评价方式。通过制作历史模型、编制历史图表、制作历史课件等活动,可以考查学生动手与动脑的综合能力。"[1]历史制作活动课有利于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学生综合能力 活动课 创新教学方式 历史课件 历史学习兴趣 邹伯奇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评价方式 
构建历史实地考察活动课,发展学生综合能力——以考察邹伯奇故居为例
《师道(教研)》2020年第11期80-81,共2页吴芷姗 
佛山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成长专项课题“基于邹伯奇史料的初中历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编号2019qnzx061);佛山市南海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开发校本选修课程《南海英杰》的行动研究”(课题编号2019033)的研究成果之一。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历史课堂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外的历史考察和社会调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运用已学的历史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在历史活动课程中...
关键词:动脑能力 历史课堂 活动课 学生积极参与 邹伯奇 学生综合能力 提高实践能力 爱国情怀 
荟萃中西之说,贯通古今科技——我国近代科学先驱邹伯奇
《少先队小干部(悦读)》2018年第3期30-33,共4页王洪鹏 
有一位学贯中西的科学家,他既对中国传统的诗书礼乐之学有深厚的积累,也对西方数学、物理和仪器制造等科学技术有独到的造诣。他还发明并制作了中国第一部照相机,比西方只晚了4年。他就是我国近代科学先驱——邹伯奇。
关键词:近代科学 邹伯奇 科技 贯通 西方数学 科学技术 仪器制造 科学家 
明清间管乐器的端口改正辨析被引量:1
《自然科学史研究》2017年第3期316-320,共5页戴念祖 
明代后期音乐家朱载堉对管乐器的端口做出改正,其改正的理论和数据都是正确的。入清以后,康熙帝做了同样的工作,但其理论和数据都错了。此后,科学家徐寿照抄康熙的结论,而晚清邹伯奇却退步到完全不做端口改正的地步。这是科学史上逐年...
关键词:端口改正 朱载堉 康熙帝 徐寿 邹伯奇 
被误读的邹伯奇
《中国摄影家》2017年第7期94-97,共4页赵俊毅 
邹伯奇(1819~1869)晚清科学家、摄影先驱,他在摄影探索与实践中,撰写出《格术补》《摄影之器记》两篇摄影光学方面的文稿。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邹伯奇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钟信、王健、梁恒心、吴群等摄影史学者纷纷撰写邹伯奇事迹...
关键词:邹伯奇 摄影光学 误读 六十年代 科学家 研究者 摄影史 撰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