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翻译

作品数:79被引量:154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崔波李奇志范苓张美平苏艳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河海大学清华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主持人语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12-12,共1页李楠 
中国侦探小说自晚清翻译引进,一路发展至今,其中有模仿,有创造,有波折,也有分流,面貌可谓复杂多样。本栏专题名为“中国侦探小说及跨媒介研究”,共收录四位青年学者的文章,围绕中国侦探小说史上的四个不同时段而展开。高媛《现代日常中...
关键词:跨媒介 侦探小说 可能与限度 家庭伦理 青年学者 晚清翻译 复杂关联 主持人 
甲午战争后晚清翻译界对国民尚武精神的培养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96-104,F0003,共10页苏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史研究”(20&ZD312)。
甲午战争后,翻译界反思认为,国民柔懦是国家贫弱的深层原因,提升国民尚武之气为救国之要义。基于军事和文化自卫,军国民教育兴起。在此背景下,改良派和革命派译者充分挖掘本土游侠传统,译介进化论和激进思想,翻译多种类型文本来培养国...
关键词:翻译 晚清 进化论 尚武精神 军国民教育 
林译小说的“定论”与真相——评《林纾冤案事件簿》
《书屋》2022年第12期60-61,共2页刘松 
《林纾冤案事件簿》(以下简称《事件簿》,商务印书馆2018年版)是日本学者樽本照雄继《清末小说研究集稿》(齐鲁书社2006年版)和《林纾研究论集》(清末小说研究会2009年版)之后,又一部晚清翻译史力作。《事件簿》以翔实的史料为支撑,以...
关键词:林译小说 翻译小说 林纾研究 清末小说 齐鲁书社 商务印书馆 晚清翻译 中日两国 
晚清西学东渐的译写选择及逻辑转向解读研究被引量:1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138-144,共7页何娟 余炫朴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四史’学习背景下江西红色文化翻译及其价值意蕴研究”(编号:YY21104);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三五”项目“后疫情时代翻译课程中的价值观教育研究”(编号:20YY06)。
晚清译写选择及其逻辑转向体现了特定历史境遇下翻译与社会文化系统的互动共生。在西学东渐的历程中,他者文化跃居为晚清译写的焦点。在经世致用、自强求富、变法图强等思想的陶染下,该时期的译写主题、知识体系等逐渐发生转向。译写文...
关键词:晚清翻译 译写选择 逻辑转向 社会文化 
晚清翻译人才培养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研究——化西与西化之间被引量:3
《中国翻译》2022年第3期39-47,191,192,共11页夏军 杜成林 
晚清中国被迫纳入世界殖民体系,在走向世界一体化进程中始终遵循一个逻辑,即对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双重吁求。原本以中华民族为单位建构起的传统儒学教育体系,历经西学东传的洗礼,在人才培养诸多方面呈现出迥异于封建传统教育的因子,翻译...
关键词:翻译人才 世界性 民族性 
晚清翻译人才培养成效的历史考察被引量:1
《中国科技翻译》2022年第1期56-59,共4页夏军 崔怡蕊 马贺楠 
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被动形势下的主动:晚清外语教育政策的演进与外语人才培养研究”(项目编号:19Q063)阶段性成果。
一定历史时期内的人才培养,既受制于社会对人才"质"与"量"的要求,也囿于学校自身办学条件、理念和模式的制约。纵观晚清政府近半个世纪外交、科技及商务翻译人才培养历程,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历史环境使得其人才培养过程曲折多舛,培养...
关键词:翻译人才 培养成效 历史考察 
晚清翻译小说的众生百态
《文教资料》2021年第24期41-44,共4页王敏玲 郭艳 谢雨萌 吕英 童秋涞 
2021年苏州市职业大学教改项目(研究性课程)(SZDYKC-210302);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建设基地吴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项目(2018ZDJD-B018)。
晚清众声喧哗的时局造就了这一时期翻译界纷繁芜杂的翻译态势,为了适应国内读者的阅读习惯,达到启蒙民众的教育目的,这一时期的小说翻译在翻译作品、形式、语言、方法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的面貌。
关键词:晚清 翻译小说 翻译界 
晚清翻译界文化心态发微——《从文化自恋到文化自省:晚清中国翻译界的 心路历程》述评
《外国语文研究》2021年第2期110-112,共3页丁如伟 
苏艳的专著《从文化自恋到文化自省:晚清中国翻译界的心路历程》从文化心态嬗变的视角审视了晚清翻译史,以翻译界文化自恋程度的强弱为基准对其进行了分期描述,考察了洋务派、维新派以及新兴知识分子三个群体从文化自恋到文化自省的心...
关键词:文化心态 晚清翻译史 文化自恋 文化自省 
晚清翻译社会功能实现的渐进过程探析被引量:1
《山东外语教学》2020年第5期104-112,共9页王军平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研究项目“晚清翻译规范的社会构建及译者行为批评研究”(项目编号:16YJC740070);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文学外译语境下的译介行为批评研究”(项目编号:19CYYJ02)的阶段性成果。
语言学路径的翻译研究遮蔽了翻译的社会属性,而文化学派的翻译研究却让翻译的文化属性与社会属性纠缠不清,缺少对翻译社会性、尤其是翻译具体社会功能的凸显。在晚清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社会需求激发的翻译需求成为催生翻译活动的社会源...
关键词:翻译社会性 翻译社会功能 晚清 
晚清翻译场域下的苏籍译家的译学思想述评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132-135,共4页张芳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7SJB0555);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十三五”科研规划项目(JSNU2016ZD03)。
晚清时期,为拯救民族危难、启迪民智,苏籍译家在西方科学和思想的译介和传播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借助于布尔迪厄社会学理论中的场域理论,结合苏籍译家译著史料,探讨苏籍译家的翻译与晚清翻译场域的相互关系。通过对晚清翻译场域、其...
关键词:晚清翻译场域 苏籍译家 译学思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