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心理

作品数:36被引量:1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中建游锡剑田永凤沈蓉石井更多>>
相关机构:杭州师范大学洪泽县特殊教育学校遵义师范学院江苏省盱眙县实验小学更多>>
相关期刊:《新课程(小学)》《吉林教育(教研)》《语文世界(教师之窗)》《师道(教研)》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遵循习作心理 创生习作支架——统编教材习作单元教学支架群的学理分析及应用策略被引量:2
《语文教学通讯》2021年第35期61-63,共3页吴冕 
统编教材习作单元教学支架群的建构,是当前习作教学亟待研究的问题。教学支架群是基于系统论和复杂技能的习得规律,依据教学实际情况对多个支架的组合应用。习作单元教学支架群的建构,体现在教材层面上,遵循学生习作心理过程的三个阶段...
关键词:习作心理 习作教学支架群 习作单元教学 
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心理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20年第2期116-116,共1页王俊清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如何的重要依据,所以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激发习作兴趣,提高习作质量,探究学生对习作的一些心理活动很有必要。
关键词:学生良好 习作心理 
小学生习作心理“三步曲”
《师道(教研)》2019年第7期171-172,共2页陈奋 袁冬梅 
习作,是不少语文教师与学生共同面临的难题,学生写作水平低下,畏惧写作;教师困惑于习作教学,苦苦寻求有效的教学方法而不得,是当下很多习作课堂的现实。对于作文教学,叶圣陶先生曾提出一种理想境界,这就是要使学生“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
关键词:习作心理 小学生 “三步曲” 语文教师 学生写作 作文教学 习作教学 教学方法 
“空降式”习作教学的自然着陆——源自一张请假条的启示
《写作(下)》2016年第5期27-30,共4页薛敏燕 庄婷 
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儿童视角的本真语文课堂教学研究》阶段性成果
一切只是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而置学生的内心表达需要、现实运用需要于不顾的习作教学,都可称之为'空降式'习作教学。只有关注孩子的心理诉求,建立儿童需要与习作之间的正向关联,呵护儿童习作后积极的情感体验,才能帮助儿童落实认...
关键词:习作内驱力 儿童需要 习作心理 
研究学生习作心理,培养作文创新能力
《写作》2015年第3期55-58,共4页沈华英 
作文是一种情感性极强的活动,是作者感情自然而真实的流露,如果作文训练无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体验,不但训练不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反而可能会让学生对作文产生恐惧感,或写“假、大、空”的文章。“研究学生习作心理,培养作文创新能力...
关键词:作文创新 学生习作 观察生活 作文课 创新人格 习作教学 写作材料 写作兴趣 感受生活 我手写我心 
培养学生积极习作心理 形成作文自觉
《语文天地(小教版)》2015年第5期37-38,共2页王亭 
学习分三重境界,第一层为知之者,第二层好之者,最高层为乐之者。如何让孩子的学习达到最高境界?笔者的观点是让孩子产生积极心理,快乐作文,形成习作自觉。
关键词:自觉 心理 学生 培养 学习 孩子 
抓住学生习作心理 提高学生习作能力被引量:1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年第3期188-189,共2页张莉 
"作文作文,难死小人",对小学生而言,习作不仅令其心理产生畏惧,也让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倍感头痛。本文探讨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心理为突破口,顺应学生心理和语言发展规律,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通过这三方面的对策,牢牢抓住学生习作心理,...
关键词:习作心理 习作能力 
关注需要 轻松习作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3年第6期54-55,共2页费敏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活动总是受到某种需要所驱使,"需要"一旦被意识到并驱使人去行动时,就以活动动机的形式表现出来。其实,学生的每一项创造性活动都是内在需要的集中体现,写作亦是如此。因此,要激发学生写作的乐趣,必须从让他们产...
关键词:习作教学 学生写作 心理学研究 创造性活动 人的活动 形式表现 内在需要 习作心理 
提高学生自主习作能力的四种策略
《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3年第4期43-44,共2页张瑾颖 
小学生害怕习作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人们曾用“横眉冷对习作题,俯首狠咬铅笔头”来形容小学生习作时的尴尬状态。为了改变学生畏惧习作心理,提高学生自主习作能力,我们进行了如下探索。
关键词:习作能力 学生自主 习作心理 小学生 
如何指导学生迈过作文这座大山
《语文天地》2013年第12期62-63,共2页耿静静 
读了于漪老师《破“怕”·攻“难”·激“趣”——学生习作心理浅探》,深有感触。现在针对攻“难”谈谈自己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与体会。
关键词:作文 学生 大山 习作心理 教学过程 “难” “趣” “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