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名家

作品数:45被引量:3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刘利民董英哲杜文静胡旭晟高华平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西北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陇东学院学报》《河南社会科学》《文教资料》《中国民间疗法》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辩题“飞鸟之景,未尝动也”探赜
《陇东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77-81,共5页傅羿超 张自慧 
2022年上海市社科规划一般课题(2022BKS012)。
“飞鸟之景,未尝动也”是先秦名家的重要辩题之一,记载于《庄子·天下》篇。目前学界对该辩题的内涵、学派、性质等问题的研究存在歧见。辩题“飞鸟之景,未尝动也”是对当时名实之辩的理论回应,其中蕴含的“以名举实”的理论关怀体现了...
关键词:先秦名家  同一性 公孙龙 
论魏晋名家思想及价值——以《人物志》为中心
《理论学刊》2023年第3期68-76,共9页苟东锋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名’为考察背景的儒家知识论研究”(项目编号:17BZX124)的阶段性成果。
以《人物志》为代表的魏晋名家被历代史家列入名家,并非如牟宗三所谓只是出于“历史的因缘”,而应有其“本质的理由”。魏晋名家“以物观人”与先秦名家“以物观物”同属“以物观之”的知性方法,二者构成了具有家族相似性的学派联盟从...
关键词:魏晋名家 儒家 先秦名家 
先秦名家思想的起源及其发展成熟的两条内在线索
《老子学刊》2022年第1期356-375,共20页王小虎 程水金 
程水金教授主持的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先秦名学文献整理及其思想流别研究”(项目批准号:18ZDA243)的阶段性成果
由于起源和来源的混淆、讨论标准和侧重点的不同,以及皆试图总结出一个不变的更加根本之起源的思维定势,学术界对名家思想的起源众说纷纭。事实上,这些说法皆忽略了先秦名家并非像儒家那般是一个严谨学脉的事实,即:代表先秦名家的邓析...
关键词:形名 正名 与众共治 惠施 公孙龙 
先秦名家发展消亡考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年第4期40-46,共7页龙世行 陈必应 
名家虽在先秦有所发展,然而最终不可避免地走向消亡,原因包括内因和外因。从内因看:在学派立意上专门治术,缺乏思想建构,导致其学派从一开始就缺乏有效的思想文化输出;在学说内容上苛察缴绕、言意相离,使得其学说难以在社会民众间广为传...
关键词:名家 公孙龙 邓析 诸子百家 
先秦名家对诸子百家的学术批评
《中国哲学史》2021年第1期59-66,共8页高华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先秦诸子综合研究”(批准号:15ZDB007)的阶段性成果
先秦名家的开创者和成立标志应为邓析。邓析的学术思想就是以"可不可,然不然"之说,对当时社会那些合乎形式逻辑的"常识"提出批评与非难。先秦名家对诸子学派的学术批评,以惠施、尹文二人最为显著。惠施对儒、墨、道、法、名诸家思想,尤...
关键词:先秦名家 诸子百家 学术批评 
成语里的好读精神
《学生天地(初中版)》2020年第1期64-65,共2页王立群 
学富五车释义: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成语故事:这个典故出自先秦时期的惠施。惠施是先秦名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读过很多书,知识渊博。和他同时代的庄子曾经这样说:“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后来,人们就用“学富五车”来形容一个人读书多...
关键词:知识渊博 成语故事 惠施 学富五车 先秦名家 读书 先秦时期 
《“公孙龙子”重释与重译》简介
《外语学刊》2019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刘利民 
本书主要是对先秦名家唯一的经典作品《公孙龙子》的重新翻译和阐释。全书由3部分构成:《公孙龙子》全书的古译今与汉译英翻译;关于翻译的理论说明;关于先秦名家思想的新阐释。第一部分以语言哲学为基本视点,重新考察并翻译《公孙龙子...
关键词:语言哲学 语义层面 公孙龙子 《公孙龙子》 汉译英翻译 争议问题 先秦名家 关键概念 
“形名”“刑名”之辨——兼論先秦名家的若干問題被引量:3
《诸子学刊》2019年第2期169-178,共10页王海成 
從近年出土的簡帛文獻來看,先秦至東漢中期以前只有"刑()"字而無"形"字,"形"字晚出。今人所謂"形名"與"刑名"的關係問題是一個僞問題,因爲今人所説的"形名"在先秦皆作"刑名(名)"。"刑名"由"刑""名"兩個意義相近的單音節詞組合而成,二者...
关键词:形名 刑名 名家 
三组古典哲学命题之会通
《阅江学刊》2019年第4期72-79,123,共9页郭继民 
在哲学史上,有三组辩题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三组辩题分别由古希腊的芝诺、中国先秦名家和南北朝时期佛学代表人物僧肇提出。三组辩题虽分属于三种文化系统,却有着一定的同构性,尤其表现在对时空观念的认识上。通过探...
关键词:哲学命题 时空观念 会通 芝诺 僧肇 先秦名家 
先秦名家公孙龙“名实论”考辩被引量:2
《大理大学学报》2018年第9期56-60,共5页赵映香 杨正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南诏大理国哲学思想研究"(15BZX063)
先秦名家代表人物之一公孙龙的"名实论"不仅包含着语言哲学的最初萌芽,而且在某些方面已达到了很高的哲学水平,其中不乏一些深刻的洞见和领悟。公孙龙所说的"名"是称谓"实"的词语,"实"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名或符号无涉的纯粹的"物",一层是...
关键词:公孙龙 名实论 考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