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之情

作品数:82被引量:10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素琴陆精康刘雨竹高占伟龚贤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师范大学南通市第三中学绥化学院伊春职业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古诗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古诗可以这样教——评王晓群执教送别组诗“悠悠送别情”
《江西教育(教学版)(B)》2017年第3期66-67,共2页毛健薇 
送别诗是抒写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古时候由于交通不便,山遥路远,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所以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吟咏的一个永恒的...
关键词:送别诗 离别之情 别情 组诗 执教 王晓 古诗 古代文人 
《送别诗两首》教学实录
《湖南教育(中旬)(B)》2013年第1期32-35,共4页罗湘其 
教学目标:1.学习"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一古诗词欣赏方法。2.学习运用比较法学习同类诗歌。3.体会两首诗中不同的离别之情。一、课前导入师:我想了解一个情况,同学们的家长有出差经历的请举手。我采访一下你,你的妈妈出差多还是爸爸?...
关键词:送别诗 教学实录 欣赏方法 教学目标 离别之情 课前导入 出差 古诗词 
由《迢迢牵牛星》巧妙叙写思情说开去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1年第12期94-94,共1页夏春红 
《迢迢牵牛星》是《古诗十九首》的代表作,这首诗将现实和愿望强烈对比,通过描绘牛郎织女隔河相望而不能互相倾诉衷情的痛苦,抒写了男女离别之情,可谓哀怨动人。在教学中,笔者着重引导学生赏析了"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关键词:《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 牛郎织女 离别之情 引导学生 代表作 教学 
古诗词中的月意象解读
《文学教育》2009年第9期22-23,共2页杨万富 任红玲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俏兮”《诗经·月出》一轮皎月从诗经里照射出澄澈、美丽的光芒,从此中国人那根极轻妙、敏感的心弦被温润晶莹、流光迷离的月色轻转拔响,一切欢欣愉快、生死别离、忧患得失都假月相映,创造了许...
关键词:月意象 古诗词 解读 审美意境 离别之情 中国人 诗经 得失 
《古诗十九首》中的相思离别之情被引量:1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2期79-81,共3页刘素琴 
《古诗十九首》的相思离别之情主要表现在游子和思妇身上,通过游子的思归怀内、怀恋故土和思妇的相思之爱、离别之怨、见弃之忧和无奈之诉,充分展现出离别给他们带来的相思之苦。是时代背景和文学发展成就了《古诗十九首》的相思离别之情。
关键词:相思离别 游子思妇 原因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的相思离别之情被引量:1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57-60,共4页刘素琴 
《古诗十九首》的相思离别之情主要表现在游子和思妇身上,通过游子的思归怀内、怀恋故土和思妇的相思之爱、离别之怨、见弃之忧和无奈之诉展现离别带给他们的相思之苦,社会时代和文学自身是造成这一悲情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 相思离别 游子思妇 原因 
“杨柳岸晓风残月”品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2006年第7期66-67,共2页李蕾 言明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南朝江淹一篇《别赋》,写尽种种离别情状,不说后无来者,可谓前无古人,但在最后作者仍然感叹:“虽渊云之墨妙,严乐之笔精,金闺之诸彦,兰台之群英,赋有凌云之称,辩有雕龙之声,谁能摹暂离之状,写...
关键词:离别之情 《别赋》 江淹 南朝 古诗 “杨柳岸晓风残月” 中学 语文教学 阅读鉴赏 
古诗词中的月亮形象及其意蕴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5年第12期77-79,共3页刘胜文 
关键词:古诗词 意蕴 形象 月亮 离别之情 社会人生 身世 感伤 济世 寄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