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歌

作品数:977被引量:492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特夫张思齐杨景春张宗福韩成武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杜甫诗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翱翔于风雨间:杜甫诗歌中鸥鸟意象的精神探幽
《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2025年第7期0001-0003,共3页陈慧 
在唐代文学的璀璨星空中,杜甫的诗歌作品以其深沉的笔触和博大的情怀,被誉为“诗史”。本文旨在探讨杜甫诗歌中“鸥鸟”意象的丰富内涵与艺术特色,揭示其如何通过这一自然元素抒发个人情感与社会关怀。杜甫的诗篇通过鸥鸟意象,表达了他...
关键词:杜甫诗歌 鸥鸟意象 思想境界 艺术境界 
悲壮之美:方回《瀛奎律髓》对杜甫诗歌的评价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85-90,共6页马凯祥 
元代诗坛中,方回的《瀛奎律髓》是比较重要且完整的诗歌评价著作,他用“格高”理论重新编排唐宋诗人的地位,对后世学者产生较大影响。方回用“工”“新”“细润”“悲壮”等话语评价诗歌,其中“悲壮”是方回对杜甫诗歌评价的独创,也是...
关键词:方回 《瀛奎律髓》 悲壮 杜甫 格高 
高中古诗群文阅读谈略——以杜甫诗歌为例
《中学语文》2025年第8期43-45,共3页罗煦 
将群文阅读策略应用于古代诗歌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以高中语文杜甫诗歌教学实践为范例,从议题选定、文本筛选、情境任务设计以及课后延伸等多个层面,深入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古诗群文阅读策略,为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
关键词:古诗教学 群文阅读 策略 
自主学习导向下高中语文杜甫诗歌教学探究
《安徽教育科研》2025年第9期32-34,共3页高嵘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学生要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参考课程的整体内容进行教学设计。诗歌中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诗歌占据一定的比重,是较为重要的知...
关键词:高中语文 自主学习 杜甫诗歌 建构主义 
杜甫诗歌的饮食书写及其新变
《中国韵文学刊》2025年第1期90-96,共7页仲皓 
杜甫今存诗中,超过400首涉及饮食描写,所提到的饮食种类和数量远超前代及同代诗人,在情感内涵和书写策略上也有其新变。从题材上看,杜甫的饮食书写与其个体流寓史紧密结合,趋向日常化。他以地方饮食经验突破贵族宴饮的趋同性,以细腻的...
关键词:杜甫 饮食诗 日常生活 
“在物”与“在我”:杜甫诗歌中的内外表现
《长治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78-84,共7页刘培宇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苏门四学士与佛教”(LXBZZ2024072)。
“在物”的具备,可将杜甫所见所感事物融入诗中而不着于事物本身;“在我”的存在,将杜甫所见所感经以如椽之笔形象地加以展现。同时,“在物”与“在我”两者集于杜甫一身,且以“气”为纽带。“气”的存在,将外在的“在物”与内在的“在...
关键词:在物 在我 杜诗 气象 杜甫 
杜甫诗歌《登高》的译者群体行为探赜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25年第1期60-72,112,共14页李正栓 刘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中国文学批评小史”(22WZWB018);教育部中外语合中心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语言文化国际传播渠道、体系建设与优化研究”(22YH02A)。
杜甫备受国内外译者喜爱,其诗作不断被翻译。他被誉为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和中国的莎士比亚。论文以杜甫七言律诗《登高》在国内外较早的三个国家的代表性译者:路易·艾黎、洪业、吴钧陶的三个译本为例,以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为指导,探讨三者...
关键词:杜甫诗歌 《登高》 译者群体 译者行为批评 
唐诗中的成都意象研究——以杜甫诗歌为例
《今古文创》2024年第47期41-44,共4页陈垣敏 付译婷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2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诗意四川——文旅融合视域下唐诗宋词中的四川意象研究”(项目编号:202410621269);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23年本科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基于国际传播力提升的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项目编号:JYJG2023048)。
本文聚焦于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成都题材诗歌,旨在通过细致入微的文本分析,深入挖掘并阐释其作品中蕴含的丰富的成都意象。杜甫以其沉郁顿挫的笔触描绘了成都的自然风光之美,生动再现了成都作为西南重镇的城市风貌,包括市井生活和百姓日...
关键词:唐诗 成都 意象 杜甫 
杜甫诗歌中的自我形象塑造——细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4年第43期55-57,共3页宣济阳 
杜甫在诗歌创作中善于融入自我的形象,赋予诗歌更加深厚的内涵和艺术魅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塑造了杜甫仁者、使命者、爱人者及侠者的多元自我形象,体现了他悲天阀人、批判现实、推己及人以及忧国忧民的精神。杜甫将个人的不幸境遇...
关键词:《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自我塑造 人格魅力 
情境教学法在中学杜甫诗歌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4年第11期57-59,共3页桑秀萍 
中学杜甫诗歌阅读教学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学生诗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以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情境教学法旨在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契合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受...
关键词:中学教学 杜甫 情境教学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