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意

作品数:16163被引量:17220H指数:3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朱志荣杨春时杨明刚董学文冯宪光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以不类为类”——钱锺书论审美意象的创构
《长江学术》2025年第2期68-77,共10页王怀义 李张怡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审美意象的历史发展及其理论建构研究”(21&ZD067)。
钱锺书改造《柳南随笔》“以不类为类”命题,将其确立为一条诗学原则,以“类”与“不类”的对抗平衡为内在规定。该原则在诗人主体心志与想象力参与下发挥作用,以其内在张力赋予审美意象再生力,为意象在传统中的发展奠定基础,也帮助诗...
关键词:钱锺书 诗学理论 审美意象 “类” “不类” 
《树上有个好地方》系列影片的“树意象”审美意蕴探析
《南都学坛》2025年第3期57-63,共7页高字民 刘沿言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陕西高校以戏剧美育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1P015)。
《树上有个好地方》系列电影是儿童电影导演张忠华的优秀代表作。该系列影片在细腻地描绘陕西关中地区少年巴王超过的成长历程中,把“树”作为核心意象,贯穿了全片的影像叙事。正如片名的提示,“树”的意象在银幕上,不仅以实体之“象”...
关键词:《树上有个好地方》 树意象 审美意蕴 
信息技术支持下高中古诗文教学渗透美育的有效性研究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5年第S1期89-90,共2页张岚 
在高等教育体系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高中古诗文教学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革。古诗文教学模块是高中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及审美意识的核心载体。因此,结合新课改背景,教师在优化古诗文教学流程时,可将美育元素融于古诗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 古诗文教学 人文素养 审美意识 
从“子午相”看戏曲表演中的审美意蕴
《艺术传播研究》2025年第3期108-118,共11页林丹 
“子午相”是戏曲表演中的一种审美规范,也是舞台艺术中身体构图的一种“黄金法则”,承载着中华民族对身体美学的理解与追求。“子午相”之美的原理在于阴阳之道,体现为圆曲流转与阴阳相合,我们可以进而从形态之美与意象之美的角度阐述...
关键词:子午相 阴阳之道 戏曲表演 审美意蕴 
海南古八景审美意象和景观特征解析
《南方建筑》2025年第4期59-69,共11页肖玉冰 杨定海 陈智健 孟元 袁一哲 胡刘千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168002):“三生空间”视角下海南岛传统村落文化地理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2024年度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HNSK(ZC)24-156):海南八景演变及其传统思想的当代传承研究;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25MS067):景观基因视角下海南岛传统村落活态保护及有机更新研究;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22MS011):风景园林视角下海南岛农业文化遗产空间格局特征及其景观体系研究。
八景是审美视角下的地域景观合集。海南岛古八景区位特殊,留存丰富,在八景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但缺少挖掘,特征不清。从诗词文本数据化视角,对其进行审美认知和景观特征解析。通过系统整理622首海南岛古八景诗词,进行诗词文本语义和空...
关键词:海南岛古八景 古诗词 文本挖掘 审美认知 
筝韵融学 云美融新——中小学美育浸润探究
《优雅》2025年第4期76-78,共3页李卓桐 杜琳 徐菲菲 
四川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X202410636280资助。
以筝乐为媒介,进行中小学创新性美育浸润的意义在当今社会,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筝乐,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瑰宝,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蕴含着丰富的美学价值。将筝乐作为媒介,进行中小学...
关键词:素质教育 中小学 中国传统音乐 审美意识 美育 艺术修养 传承传统文化 创新性 
心灵与智慧交织的文学盛宴——探寻茅盾《风景谈》之美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5年第4期160-162,共3页白俊杰 
茅盾在《风景谈》中,以独特的叙述视角和精湛的艺术手法,引领读者沉醉于延安自然风光的旖旎之中。他巧妙地融合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感,实现情景交融,深化了作品的内涵。同时,茅盾运用多元元素,构建了一个既独立又相互关联的艺术空间,提升...
关键词:茅盾 文学创作 心灵 智慧 审美意识 
草原图景、民族文化与精神原乡的诗学建构--妥清德诗歌诗意内涵与审美意蕴探析
《西部文艺研究》2025年第2期102-106,4,共6页黄静姝 
裕固族诗人妥清德既有诗学维度的才情和气度,又有文化向度的感受力和想象力。他的诗歌理性与感性相交融,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是衔接裕固人传统和现实的一座桥梁。妥清德将“黄泥堡草原”作为诗歌创作的核心场域,对西部的自然物景和民俗风...
关键词:妥清德 草原图景 民族文化 精神原乡 
宋代“喜相逢”染织纹样的审美意境
《时尚设计与工程》2025年第2期33-34,42,共3页郑嘉祎 
宋代“喜相逢”染织纹样在当时典雅清秀的文化审美环境下,形成了秀丽淡雅的艺术审美特点。作为宋代最典型的装饰纹样之一,其对明清时期吉祥图案的发展与流行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从结构、色彩、装饰题材等角度深入分析并总结了宋代染织工...
关键词:宋代 “喜相逢”纹样 意境美学 设计美学 
生活化材料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投放策略
《视周刊》2025年第7期99-99,共1页王璇 
幼儿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审美意识具有重要意义,而幼儿美术活动作为培养幼儿综合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引导幼儿发现美、表达情感、培养想象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材料的选择和投放...
关键词:生活化材料 幼儿美术活动 情感共鸣 培养想象力 投放策略 培养幼儿 食品包装 审美意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