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主义

作品数:124被引量:380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曾军丛新强金惠敏高丽萍金元浦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巴赫金的对话主义与跨文化诗学
《学习与探索》2024年第12期143-149,共7页刘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俄罗斯诗学学派研究”(22&ZD286)。
对话主义作为一种独特的哲学方法和人文理念贯穿在巴赫金的小说理论、语言哲学以及文化诗学之中,同时它也可以为跨文化交往提供思想和理念的指引。作为跨文化交往最直接体现的文学文本以及思想、理论等文化文本的跨文化接受和阐释的内...
关键词:巴赫金 跨文化诗学 对话主义 他者 文本 
从“多异美学”到“多元共生”:法国文论阐释中国问题的范式及其发展
《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12期60-62,共3页吴攸 
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问题研究是中西思想与文化相遇的重要场域。在西方文论中,中国问题始终是作为外部的、可供选择的“他者”而存在的,但西方学者关注中国问题的范式与方法,则完全取决于他们的知识视野和问题意识。西方文论本身也是一个...
关键词:西方文论 对话主义 中国问题研究 多元共生 汉学研究 维克多 知识视野 反思方法 
一种“对话主义和平哲学”的可能形态——池田大作的贡献与启发
《大连大学学报》2024年第3期1-6,共6页王明兵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东亚世界与‘新文明体系’的形成研究”(20JJD770003)。
池田大作的哲学形态,并非西方传统意义上的理论形态的哲学,而是呈现为一种植根于东方思想文化传统背景下的“做”和“事”的哲学形态。该哲学形态,以“对话”为基本形式,以加深彼此的了解、沟通和理解,并借此终结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
关键词:池田大作 对话 和平 哲学形态 
新对话主义与当代西方儒学的趋向
《文化软实力研究》2023年第2期49-61,共13页丁子江 
贵州省2018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学单列课题“西方儒学史”(18GZX16)的研究成果。
本文着重分析与比较当前西方儒学研究中全球无边界对话,即新对话主义高阶形式的趋向,并通过探究其由来、建构与推展,揭示出它是如何构成西方儒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思潮运动甚至主流趋向的。本文审思其焦点论题,探究这些学术研究论题之间的...
关键词:无边界对话 新对话主义 跨文化对话 全方位对话 儒学新对话主义 
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巴赫金对话理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2023年第4期70-72,共3页李慧洁 
语言学习是人类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最近,学者们在语言研究中使用了巴赫金的概念,因为巴赫金的一些概念可以作为帮助教学过程的工具,例如,巴赫金的对话概念展示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与学生进行交流,从而转化意义。此外,巴赫金的对话...
关键词:语言学习 对话主义 独白主义 巴赫金 
中西文论互鉴中的对话主义问题
《新华文摘》2022年第20期183-183,共1页
曾军在《中国社会科学》2022年第3期撰文指出,与西方文论对话是中国文论话语转型、构建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进程中极为重要的方面。中国文论借鉴巴赫金的对话主义,致力于在中西“之间”建立起独立、平等、双向的对话性关系。
关键词:对话主义 中西文论 中国文论话语 西方文论 巴赫金 性关系 
“全球对话主义”:理解“文化自信”的一种致思路径被引量:1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1-6,共6页陈定家 杨新宇 
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化浪潮势不可挡,如今,就连“反全球化”运动也呈现出“全球化”倾向。但“全球化”作为一个多元概念,至今言人人殊,莫衷一是,因此,研究全球化和相关文化问题应力避单向思维,应着眼于全球范围进行思考。金惠敏教授长...
关键词:全球对话主义 文化自信 间在论 
“差异即对话”:作为全球化理论的本体观——以金惠敏《差异即对话》为中心的阅读被引量:1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7-14,共8页肖明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化研究的反思、转型与建构研究”(21BZW048);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新媒介与文艺公共性问题研究”(YG2021008)。
全球化依然是当前社会文化的现实,甚至依旧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大方向。基于这一认知,全球化理论依然是需要讨论的话题。在对全球化的现代性逻辑和后现代性效果有了充分的学理分析后,金惠敏提出了“全球对话主义”的理论。《差异即对话》...
关键词:全球对话主义 “差异即对话” 全球化 民族性 星丛 
间性、全球化与文化研究的第三条路——评金惠敏《消费他者: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的文化图景》及其他被引量:1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15-19,共5页李圣传 
在中西文化理论的审视、反思与创造性批判中,金惠敏提出了走向“全球对话主义”的学术命题。这一理论构想,不仅是解决全球化时代“自我”与“他者”的关系问题,还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两种模式争执的调适与超越中,找寻到一条新的...
关键词:全球对话主义 全球化 文化间性 间性学 文化理论 
心灵的“互文”--评东西长篇小说《回响》被引量:1
《扬子江文学评论》2022年第3期101-105,共5页彭雨晴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来西亚华裔的粤语媒介使用与文化认同研究”(项目编号:21CXW030)阶段性成果。
1966年,法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文学批评家朱莉娅·克里斯蒂娃在论文《词语、对话和小说》中,第一次提出了“互文性”的概念。互文性理论以结构主义符号学为基础,借鉴和吸纳了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和“狂欢理论”,强调并突出文本之间的...
关键词:文学与社会 文学批评家 对话主义 结构主义符号学 狂欢理论 互文性理论 精神分析学家 对话理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