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诗学

作品数:17被引量:1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向远纪燕麦永雄李庆本顾明栋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澳门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建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学习与探索》《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湖南社会科学》《美与时代(美学)(下)》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巴赫金的对话主义与跨文化诗学
《学习与探索》2024年第12期143-149,共7页刘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俄罗斯诗学学派研究”(22&ZD286)。
对话主义作为一种独特的哲学方法和人文理念贯穿在巴赫金的小说理论、语言哲学以及文化诗学之中,同时它也可以为跨文化交往提供思想和理念的指引。作为跨文化交往最直接体现的文学文本以及思想、理论等文化文本的跨文化接受和阐释的内...
关键词:巴赫金 跨文化诗学 对话主义 他者 文本 
微信息时代新闻述评中的一种新型变译——《跨文化诗学:汉语文学英译》介评
《外语与翻译》2024年第1期94-96,共3页欧阳乐 秦燕 
西南财经大学高等教育和教学改革项目“Student Perceptions of Audio-Visual Translation in Translation Teaching:A Case Stud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from Chinese Mainland”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号:2023YJG067。
1引言将汉语文学翻译成英文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因为文化不可译性贯穿整个翻译过程(Bassnett 2014)。为了克服这种文化不可译性,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翻译的中介作用,以揭示不同语言和文化中嵌入的知识,并拓宽文学翻译的视野(Gould 2018;S...
关键词:文化不可译性 文化翻译策略 新闻述评 文学英译 变译 读者接受 文学翻译 目标语言 
如何研究翻译诗学——《跨文化诗学:中文文学英译》评介
《中国翻译》2023年第5期119-125,共7页曹琪琳 
本文旨在评介孙艺风和李德超于2023年编著出版的《跨文化诗学:中文文学英译》一书。该书理论与个案并重,收录共计12篇论文,探讨了英译中文文学所涉及的诗学问题。本文认为,该书不仅在理论层面贡献颇丰,而且以扎实的个案考察为翻译诗学...
关键词:翻译诗学 世界文学 中国文学“走出去” 
翻译诗学被引量:3
《中国翻译》2022年第6期25-35,191,共12页孙艺风 
翻译与跨文化改写密切相关,无论是意识形态、文体还是其他方面的操纵,皆可在文学翻译中展现。有鉴于翻译诗学在文学翻译中体现最为突出和集中,本文的讨论主要围绕文学翻译与诗学的几个主要方面。在文学翻译的语境模式下,无论何种改写,...
关键词:翻译诗学 跨文化诗学 改写与操纵 译者身份 跨文化阅读 
主持人语:文学侨易学的视角与尝试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2021年第3期541-542,共2页叶隽 
曾艳兵教授首度撰文谈及侨易学与比较文学的关系,生安锋教授亦以跨文化诗学相期许,王希腾博士则延展到了比较诗学的命题1,但真的要想深入文学研究的内部,开掘侨易学的方法论意义,则必须建立在进一步的理论思考和实证研究基础之上。对于...
关键词:比较诗学 比较文学 跨文化诗学 侨易学 主持人 侨易现象 方法论意义 实证研究 
新世纪欧洲跨文化诗学的思性维度——以德国华文女作家刘瑛作品为例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21年第3期83-91,共9页吴道毅 
在德国华文女作家刘瑛的文学创作中,跨文化诗学建构是突出特征与写作主线。着力辨别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探讨中西方文化或中德文化融入的可能,思考人类共同的生存命运,构成了刘瑛跨文化诗学建构的几个重要支点,这也表现了新世纪欧洲跨文...
关键词:欧洲 跨文化诗学 刘瑛 欧华文学 
“接枝”与“偶合”的跨文化诗学:评李欧梵《现代性的想象:从晚清到当下》
《中国比较文学》2020年第2期202-207,共6页余夏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英语世界中国文学史书写的历史、形态和跨文化政治”(18BZW153)的阶段性成果。
李欧梵出身史学,而转治文学:从写实到浪漫,由革命而摩登,晚近更关心香港文化及当代人文精神,手出多面,大开风气。文学之内,他亦转益多"师",每要延请音乐、建筑、影像、绘画诸学科对位与谈,以为照应,颇有其自谓的"狐狸风范"。狐狸博学多...
关键词:李欧梵 博学多识 人文精神 审时度势 狐狸 现代性 开风气 
《比较诗学:理论与实践》
《文艺研究》2019年第11期27-27,共1页周荣胜 
《比较诗学:理论与实践》是复旦大学周荣胜教授多年潜心研读比较诗学的成果。全书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部分将比较诗学拓展为三大领域:对有事实联系的异域诗学的国际诗学关系研究;对没有事实联系的异域诗学的跨文化诗学研究;纯理...
关键词:比较诗学 中西文论 中国文论 理论与实践 诗学研究 现代转换 跨文化诗学 本质主义 
跨文化诗学:族群混杂与身份跨界的理论图式被引量:3
《广东社会科学》2019年第4期142-150,255,共10页麦永雄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改革开放40年文学批泽学术史研究”(项目号18ZDA27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东方美学的当代化与国际化会通研究”(项目号18XWW003);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资助重大项目培育基金“跨语境理论与文字阐释”(项目号ZD201608)的阶段性成果
当今万花筒式的社会文化形态,凸显了不少国家和地区混杂的“种族与族性”,催生了跨文化诗学。“跨文化诗学”作为伞状概念,不仅给我们提供了跨语境的理论视野,而且它还可以把原来分属不同领域,甚至互不相干的一些理论图式统辖麾下,包括...
关键词:跨文化诗学 族群混杂 跨界研究 
跨文化对话融合的新突破——《刘若愚跨文化诗学思想研究》评介
《山东社会科学》2018年第7期F0002-F0002,共1页孙声 
汉学家作为与中国文化研究紧密关联的群体,既包括纯粹的外国学者,他们被称为研究汉学的非中国人,著名的有费正清、宇文所安、安乐哲、顾彬、高本汉等,分布于世界各地;还包含海外华人,这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们与生俱来地同中国有...
关键词:跨文化对话 诗学思想 刘若愚 中国文化研究 评介 外国学者 宇文所安 海外华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