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勘

作品数:285被引量:314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王继红陈明龙国富张幼军姜南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语言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基于梵汉对勘的东汉译经中连词“亦”的再考
《语言研究》2022年第2期79-85,共7页孟奕辰 
东汉译经中连词“亦”的语法意义十分复杂,具体表现为:(1)作为并列连词,义为“和”;(2)作为选择连词,义为“或”;(3)作为假设连词,义为“若”。基于梵汉对勘,发现并列连词“亦”对应梵文“ca”或巴利文相违释复合词,而选择连词“亦”对...
关键词:东汉译经 “亦” 并列连词 选择连词 假设连词 语义移植 
佛典数字koti和nayuta汉译演变考
《语言研究》2021年第3期47-61,共15页顾满林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早期汉译佛经一词多译比较研究”(17BYY062)。
佛经有"六十数"之名,第八个数字为koti,第十二个数字为nayuta。在汉文佛典中,koti相继有"拘利""俱胝"等8种音译形式,nayuta相继有"那术""那由他""那庾多"等8种。二者的音译形式还经常连用,koti在前nayuta在后的相继有"拘利那术""拘胝那...
关键词:佛经 数字 音译 意译 梵汉对勘 
“熟”有衰老义的来源与成因被引量:2
《语言研究》2019年第2期96-102,共7页卢鹭 
"熟"最早在汉译佛经中出现了"衰老"义,可以构成"根熟""老熟"等一系列双音词或短语。这种用法不见于前代中土文献,可能是从梵文√pac词根的衍生词中移植(semantic transfer)而来。本文将汉译佛经与梵文、巴利文的平行文本进行对勘,通过...
关键词: 根熟 老熟 汉译佛经 梵汉对勘 词义移植 
汉译佛经等比标记“如……等/许”探源被引量:3
《语言研究》2012年第1期70-73,共4页姜南 
"如……等/许"是中古新兴的等比标记,大量用例来自汉译佛经,然而以往局限于中土汉语文献的研究并不能完整揭示其来源。文章结合汉译佛经中的丰富实例,借助现有的梵汉对勘材料,初步证明,汉译佛经的框式等比标记"如……等/许"是前置词"如...
关键词:等比标记 梵汉对勘 仿译 
汉译佛经音节衬字辩说被引量:2
《语言研究》2008年第4期32-35,共4页姜南 
以往研究认为,为配合佛典四字一顿的特殊文体,汉译佛经中出现了诸多专用于凑字数而不表达任何语法意义的音节衬字,大量介于动名之间的"于/於"字就是其中一例,而实际对勘《妙法莲华经》的结果则有望修正以往观点。汉译佛经中大量介于动...
关键词:音节衬字 格标记 梵汉对勘 
也说“白衣”被引量:2
《语言研究》2008年第1期27-29,共3页吴娟 
"白衣"在先秦文献中已出现,东汉以后常用来指佛教在家者。佛经梵汉对勘研究表明,这一新义项是汉语向梵语源头语词汇avadāta-vasana(或avadāta-vastra)义借的结果,并非由"黑衣"表僧人相因生义而来。
关键词:白衣 梵汉对勘 义借 
“庄严”一词梵汉对勘
《语言研究》2006年第1期97-100,共4页张幼军 
“庄严”这个词的意义比较复杂。鸠摩罗什的《小品般若波罗蜜经》中“庄严”出现了46次,经过梵汉对勘,确认其意义有与现有解释相同的,也有少许不同的。这一对勘的结果表明,研究佛经词语的意义,仅用汉文佛典材料是不够的。
关键词:庄严 大庄严 自庄严 汉梵对勘 《小品般若波罗密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