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

作品数:1310被引量:355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柏俊才陈治勇聂永华王文倩刘玉玺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郑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徐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语文建设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木兰诗》中的性别超越与文化意蕴
《语文建设》2024年第19期48-51,共4页代苗雪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课文《木兰诗》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不仅有独特的叙事魅力和深远的文学价值,而且在性别超越、个人成长、自我实现和社会文化等方面蕴藏着丰富的讨论空间。本文聚焦《木兰诗》中木兰形象的性别超越及其承...
关键词:《木兰诗》 性别超越 文化意蕴 文本解读 
从“英雄之旅”的美学视域解析《木兰诗》被引量:1
《语文建设》2022年第3期50-52,73,共4页褚庆华 
《木兰诗》是一篇讲述英雄故事的叙事诗。利用"英雄之旅"这一概念分析该诗中的旅程、原型和叙述,可以加深对诗歌的故事、人物和主题的理解,有利于更好把握该诗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木兰诗》 英雄 英雄之旅 
从两首木兰诗看经典本《木兰诗》的思想和艺术被引量:4
《语文建设》2020年第19期44-49,共6页孙绍振 
《木兰诗》(亦作《木兰辞》)从南北朝至今,一千余年,艺术生命不朽,多次被改编为电影,成为地方戏曲的传统节目,影响甚至远达美洲,令花木兰成为美国女权主义者的偶像。美国已经第二次将之搬上银幕。至于国人更是家喻户晓,中学生能够出口...
关键词:《木兰诗》 《中国诗词大会》 《木兰辞》 女权主义者 木兰诗 艺术瑰宝 传统节目 花木兰 
情感教育在《木兰诗》教学中的具体体现被引量:1
《语文建设》2018年第6Z期32-33,36,共3页李飞 
在诗歌教学中,情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促进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情感教育的辐射范围广,涉及教育的全过程,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教学,除了要求学生诵读原文,掌握浅显的文言文外,还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领悟诗歌...
关键词:诗歌教学 情感教育 《木兰诗》 非智力因素 情感体验 学生 文言文 工具书 
木兰替父从军美德的教育价值及意义
《语文建设》2017年第10Z期51-52,共2页王博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人文社科类)项目(思想政治专项)"微时代下高校学生学风建设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以长安大学为例"(项目编号:31082516077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人文社科类)项目(思想政治专项)"大学生公平就业相关政策研究"(项目编号:310825160774)研究成果
《乐府诗集》中的名篇《木兰诗》,也叫作《木兰辞》,是北朝的民歌。这首长篇叙事诗,讲述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从战场凯旋回朝之后不愿做官,返家与亲人团聚的故事,不仅赞扬了花木兰保卫国家的品质,也歌颂了她替父从军的美德。诗中的...
关键词:花木兰 女扮男装 《木兰诗》 
中美文化差异及相互影响探微被引量:1
《语文建设》2017年第10Z期57-58,共2页李颖 
2015年广西师范学院教师前期基础研究基金项目"广西师范院校英语师范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美文化代表的不仅是两个国家的文化,还是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反映。它们之间有同有异,相同点是两个国家都由多民族组成,不同点则是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美国历史较短,他们的文化是吸取了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而来的多元文化。...
关键词:花木兰 《木兰诗》 《花木兰》 《嘉莉妹妹》 多民族国家 道德思想 
“质疑文本”中的“踩肩效应”——以《木兰诗》教学为例被引量:1
《语文建设》2017年第5期33-35,共3页尹国东 
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质疑往往是发现和创新的基础,也是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的重要手段。引导学生质疑文本,不是要学生盲目地跟教材“叫板”,也不是教学生吹毛求疵,而是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进行大胆质疑和批判性阅读,...
关键词:学生质疑 文本对话 《木兰诗》 批判性阅读 教学 拓展思维 “叫板” 感悟能力 
于无疑处生疑——孙绍振文本分析理论研读体悟
《语文建设》2014年第10期31-33,共3页刘玉 
孙绍振先生对于曾经风行全国的"满堂问"发出质疑,正本清源,提出师生平等对话。教师不能主动告知,不能系统讲授,几乎成了某种不言而喻的教条甚至行政规范,最极端的是竟有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教师讲授不得超过十分钟,提问必须达到四十二...
关键词:孙绍振 满堂问 行政规范 文本结构 十二次 《木兰诗》 梁晓声 小狗包弟 政治错误 教育行政 
“云鬓”是乌黑的秀发吗?
《语文建设》2007年第5期46-48,共3页张春雷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许多中学课本都将之收录,其中“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中的“云鬓”,有的编者注为“像乌云一样黑的头发”。查阅其他文献,如邓魁英《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郁贤浩《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近代汉语词典》 《汉语大词典》 南北朝时期 《木兰诗》 两晋南北朝 代表作品 北朝民歌 
《木兰诗》中的“唧唧”被引量:5
《语文建设》2006年第10期50-50,共1页王彤伟 
关键词:《木兰诗》 教材 织布机 首句 注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