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道德教育思想

作品数:27被引量:5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刘书正汝秀梅张力红刘军沈道海更多>>
相关机构: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西北师范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保定学院学报》《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天下归仁:孔子道德教育思想体系综论
《深圳社会科学》2023年第2期129-139,共11页李永华 蔡炜琳 
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研究”(2022GXJK312)。
孔子在一生的学习和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道德教育思想体系,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道德教育的目标以“归仁”为核心,包含着培养“杀身成仁”君子理想人格的个人理想目标和实现“天下归仁”的社会理想...
关键词:天下归仁 孔子 道德教育目标 道德教育内容 道德教育方法 个人修养 
试析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实践理路被引量:3
《唐都学刊》2018年第6期40-44,共5页刘洁琼 巩宝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孔子资料汇编与可信性研究"(17BZS002);曲阜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项目:"中华传统文化通识教育社会实践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
春秋战国时期尚德思潮高涨,注重心性发展之德。孔子在长期教学实践中,讲仁明礼,力倡德育,提出知德、据德、修德、崇德、尚德、怀德等观点。他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为理论基础,综合道德仁艺,开创了下学艺文、中继仁德、上达...
关键词:孔子 道德教育 实践理路 
朱熹对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理学诠释——以《论语集注》为中心被引量:1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年第5期120-125,共6页姜丽 周接兵 
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项目"首先思维能力培养与德性启蒙--道德案例在<伦理学>教学中的运用"
孔子和朱熹都是中国伟大的教育家,研究他们的教育思想特别是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今社会仍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孔子提出了许多道德教育理念和原则方法,奠定了中国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架构,如"为己之学"、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和因材施教的教育...
关键词:孔子 朱熹 道德教育 理学 
孔子道德教育思想对大学生德育的当代价值
《决策与信息》2017年第9期18-21,共4页杨冲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伦理学家,在他一生长达几十年的道德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思想。通过对现在德育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分析得出要对孔子道德教育思想再挖掘、再论证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针对大学生状况,具...
关键词:孔子 道德教育思想 大学生 德育价值 
孔子道德教育思想体系与思想品德课程建设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中旬)》2015年第10期4-6,共3页邱江平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年大会讲话中高调推崇孔子,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道德教育思想体系对思想品德课程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启发和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思想品德 思想体系 道德教育 孔子 课程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 中国历史 大会讲话 
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研究
《教育探索》2014年第5期1-3,共3页唐海艳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道德教育思想奠定了儒家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对整个中国社会的传统道德教育产生极大的影响。经过两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其道德教育目标、...
关键词:孔子道德教育思想 目标 内容 方法 
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研究被引量:1
《社科纵横》2013年第3期106-109,共4页王永祥 马忠 
孔子道德教育思想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仁"是其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以实现"天下有道"的社会理想,是其道德教育的具体目标,内容则涵盖了孝、悌、忠、信、恭、敬、耻、勇等众多道德范畴。孔子的道德教育的成功是同...
关键词:孔子 道德教育 内容 方法 
论孔子道德教育思想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被引量:2
《科教导刊》2011年第17期24-25,共2页张文惠 邱爱玲 
孔子关于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可能性和本源性、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思想的深刻论述,对加深和理解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存在依据、目标规格、内容体系和教育方法等方面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孔子 道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论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逻辑结构被引量:1
《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30-33,81,共5页聂民玉 段红智 
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内涵丰富,文、行、忠、信是他的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其逻辑进程是:"性相近,习相远"是其道德教育思想的人性论基础,"中庸"是其道德教育思想的重要方法论原则,"内圣外王"是其道德教育思想的理想目标。
关键词:孔子 德育 人性论 方法论 内圣外王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缺失与探寻——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启示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年第8期147-147,共1页李渝 孟燕 
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具有道德品质修养的君子,针对当今一些大学生中存在的人生理想缺失、道德行为缺失、奉献精神缺失、诚信缺失、道德教育的缺失等众多问题,重新审视孔子的道德教育学说,挖掘其现代价值,指导现代道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道德教育 道德 孔子 启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