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运动

作品数:982被引量:786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邹慧君郭为忠叶志刚王华明张凌云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学物理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初中物理教材习题修订——以新人教版“机械运动”为例
《中学物理》2024年第24期29-33,共5页徐杰 朱行建 
基于核心素养,根据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物理核心素养要素及学业质量要求,以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第一章“机械运动”的新增习题为研究对象,对新增加的教材习题与课程标准进行对照分析,发现人教版教材新增的习题与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物理核心素...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物理教材 习题修订 
掌握基本测量技能 初步构建运动观念——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编写思考
《中学物理》2024年第18期5-7,共3页邹丽晖 翟磊 
在解读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的内容结构和编写特点基础上,分析教科书在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具体体现.通过测量长度和时间、探究机械运动的相对性、建立速度概念、测量速度等学习活动,...
关键词:机械运动 内容结构 测量技能 运动观念 
"机械运动"在物理教学的引领作用
《中学物理》2020年第20期56-57,共2页宋青蓉 
在倡导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今天,如何在物理课堂上提高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如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健康生活的能力,如何培养其责任意识、实践创新能力,已成为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对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顶端知识 思想方法 研究方法 设计方法 引领 渗透 
“机械运动”单元教学设计被引量:5
《中学物理》2020年第13期21-26,共6页姜民 张玉峰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一般课题“基于课前学习诊断的教学整合模式研究”(课题编号:CDDB18155);北京市物理学会2020-2021年度科研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课题编号:WLXH202048)。
围绕大概念、大思路整合"机械运动"单元教学内容,以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主线分析学情,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单元教学目标.为了落实单元教学目标,基于学习进阶设计单元学习过程,并依据学习过程选择教学策略、组织教学活动.
关键词:单元教学设计 机械运动 大概念 大思路 单元学习过程设计 
论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被引量:2
《中学物理》2016年第11期46-47,共2页曹加林 
高中物理学教学是为我国培养理学人才的重要阶段,高中物理知识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并且高中物理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物理课程中主要涉及的电磁学以及机械运动等知识,对于高中生的思维能力与观察能力的要求比较高,这些高中物理知识是...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 能力的培养 解题技巧 物理学教学 物理知识 高中学生 机械运动 物理课程 
“相对运动”思想在高中物理中的应用被引量:2
《中学物理》2015年第1期84-85,共2页何军 
物体相对于参照系的位置改变称为机械运动.选择不同的参照系,物体的运动一般也不同.高中物理课本把物体相对于地面的运动称之为对地运动简称为运动,把相对于其他物体的运动称之为相对运动.在平时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习惯选择地面为参照...
关键词:相对运动 高中物理 应用 参照系 机械运动 物理课本 事半功倍 有意识 
能否提问“物体某时刻处于运动还是静止状态”
《中学物理》2012年第10期54-56,共3页罗洁 李卫平 
《中学物理》杂志2011年第4期曾刊登过“对中学物理教材机械运动概念表述的探讨与思考”一文.文章的作者用两道关于判断某时刻物体是否做机械运动的测试题在学生和物理教师中进行了测试.根据测试的情况,该文认为之所以被试者对两道...
关键词:机械运动 运动状态 物体 静止 提问 《中学物理》 物理教材 概念表述 
对中学物理教材机械运动概念表述的探讨与思考被引量:1
《中学物理》2011年第4期18-19,共2页罗元辉 潘晓慧 
1中学物理教材中机械运动的表述关于机械运动的概念初中物理课本是这样表述的:“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高中物理课本的表述:“物体相对于其它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在运动描述的相...
关键词:机械运动 物理教材 概念表述 中学 物体位置 物理课本 位置变化 物理学 
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例谈联想类比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中学物理》2004年第3期42-44,共3页于正荣 
联想类比是根据两个研究对象或两个系统在某些属性上类似,从而推想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也相似的一种思维方法.它是一种典型的创造性思维方式,也是科学研究普遍采用的方法之一.同样,在物理解题中,通过联想类比,往往能启迪思维、开阔...
关键词:物理试题 试题解析 思维方式 力学 机械运动学 楞次定律 热学 中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