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体系

作品数:48被引量:4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显清刘宗贤朱晓鹏张新民沈善洪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山东大学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上饶师范学院学报》《新闻爱好者(下半月)》《人大论坛》《贵州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超越《明儒学案》局限 建构黔中王门心学体系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11-18,共8页李萍 王巍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文化强国背景下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研究”(项目编号:21&ZD060)阶段性成果。
黔中王门独立存在的合理性问题,一直与《明儒学案》有着各种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本文审视了《明儒学案》对已有的黔中王门学术研究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方面的影响,认为目前关于黔中王门合理性的论证,仍然沿袭《明儒学案》的思路,严重阻...
关键词:黔中王门 明儒学案 不言之教 实践史 精神史 
心即礼——王阳明心学体系下的礼学重建被引量:1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39-46,共8页赵文宇 
华侨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费项目(项目号:17SKBS23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王阳明在其心学体系中对礼学进行重建,内容包含以下三点:首先,礼是心之“条理节文”为王阳明礼学的原理。良知和礼是本末源流的关系,礼是良知在具体情境中的自然呈现。其次,致良知是王阳明礼学工夫的头脑。礼节的研习有必要,但只有处在...
关键词:王阳明  致良知 权变 
杨慈湖“克己复礼”诠释及其内在理路探析
《复印报刊资料(哲学文摘)》2023年第3期71-72,共2页唐青州 
“心之精神是谓圣”一语是解读慈湖心学的关键,也是理解象山和慈湖学术分殊的关键。慈湖与其师在学术思想脉络上相近,对儒家传统思想的诠释都呈现出心学化的倾向和特色。慈湖学异于象山学的地方,在于象山学受程朱理学影响仍沿用诸如“...
关键词:儒家传统思想 克己复礼 杨慈湖 程朱理学 心学体系 格物致知 内在理路 象山 
修文猕猴桃:酸甜美味 营养C味
《农产品市场》2023年第15期17-18,共2页 
修文古名龙场,取“偃息武备,修明文教”之意,1508年,明代大儒王阳明在此悟道,创立“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学体系,被誉为“良知之源”“王学圣地”。修文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地处贵州省地理几何中心,是贵阳市北部产业新城的核心...
关键词:修文 心即理 致良知 知行合一 心学体系 交通运输网络 几何中心 年平均气温 
湛若水对陈白沙心学体系的阐发与构建被引量:1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1-5,11,92,共7页张运华 
湛若水在江门学派的传承、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他对陈白沙学术思想的阐发和构建,使陈白沙心学的宇宙生成论、本体论和工夫论形成了完备的理论体系。宇宙生成论方面,湛若水阐发了陈白沙的元气论、气化论,以之作为陈白沙心...
关键词:湛若水 陈白沙心学 阐发 构建 
“知行本体”与“心之本体”——再论王阳明“知行合一”
《人文天下》2020年第13期46-52,共7页李令晖 史千里 
"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体系中独具特色但又很难正确理解的命题。正如陈来先生在《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中所说:"他对‘知’与‘行’这对范畴的使用照宋儒有一定的区别,其‘知’的范围要比宋儒来得狭小,而行的范畴在阳明哲学则较...
关键词:有无之境 阳明心学 宋儒 知行合一 王阳明 心学体系 阳明哲学 知行本体 
“万物一体”学说是阳明心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文化论坛》2019年第4期40-47,共8页华建新 
王阳明“万物一体”学说的逻辑起点是“良知”本体论,即从“良知”的角度进行思想创设,是阳明“致良知”学说的进一步深化和提升。此说,使其心学理论的构建和阐释更为严密,在内容上更为丰富,在说理上更加透彻。“万物一体”学说是阳明...
关键词:万物一体 发展过程 思想内涵 现实意义 
阳明学士人论“不起意”
《复印报刊资料(哲学文摘)》2019年第2期53-54,共2页牛磊 
在南宋浙东儒者杨简的心学体系中,“不起意”居于核心地位。在杨简看来,人先天固有之心无私好无私恶。凡障此本体的“意动”、“意好”、“意度”皆属于“意”的范畴。其涵摄极为广泛,不仅仅私欲是“意”,凡一切不合乎道德本心的分别意...
关键词:不起意 杨简 道德本心 心学体系 意动 
论李纯甫的“中国心学”体系被引量:1
《宋史研究论丛》2018年第2期168-182,共15页闫孟祥 
李纯甫融汇儒释道,提出“中国心学”,有给中国道统赋予新内涵的意义。从入理方法上,他综合了儒释道的基本观察、体道的方法,而在最高体道时,采用佛教的说法。“心学”体系的核心是心性本体论,心性为最终真实的含义。其中“心”强调本体...
关键词:李纯甫 中国心学 性善 
刘沅:近代中国开端时期的启蒙思想家
《文史杂志》2018年第5期25-26,共2页谭继和 
刘沅生活在清代乾、嘉、道、咸时期。以道光二十年(1840年)为标志,这正是中国走向近代史的开端,是中华传统文化由古典形态转化为近代化形态的转换之交的时代。刘沅是这个转换之交时代启蒙思潮的一个先驱,是新儒家由理学而心学而新心学...
关键词:近代中国 启蒙思想家 中华传统文化 古典形态 代表性人物 启蒙思潮 心学体系 今文经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