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本体

作品数:30被引量:7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羡维伟童华祝效华崔宇解福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文史哲》《文艺理论与批评》《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艺术科技》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真实与虚拟的物质—辩证实践:数智化背景下学习的真实性危机与重构
《电化教育研究》2025年第2期26-31,40,共7页王志斌 于伟 
随着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虚拟现实、生成式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数智技术被引入教育场域中,数字化学习的真实性成为一个问题。需要重新配置数字化学习中的虚拟性结构来理解数字化学习的运作机制,在外部确认由数字算法和数字第三持...
关键词:数字化学习 真实性 第三持存 工具本体 心理本体 
第三持存视域下学习观变革——数智时代记忆模式的危机与应对被引量:9
《中国电化教育》2024年第8期33-44,55,共13页王志斌 于伟 
以生成式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元宇宙为代表的数智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第三持存的记忆模式,数智第三持存通过对时空经验的重塑来影响人类感知记忆和意识、联想记忆的持存,重建了数智时代的记忆-学习图景。传统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
关键词:第三持存 数字化学习 工具本体 心理本体 内行动纠缠 
编者按
《原道》2023年第1期15-15,共1页
著名哲学家、美学家李泽厚先生于2021年11月2日在美国辞世,享年91岁。李泽厚先生是极具思想原创性的学者,影响了几代学人。他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率先肯定实践对于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的本体地位。他建构了主体性实践哲...
关键词:李泽厚先生 工具本体 情本体 本体地位 审美对象 审美主体 原创性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海德格尔存在论接受中的李泽厚“双本体论”建构被引量:1
《中国文学研究》2022年第3期1-11,共11页肖建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听觉现象学美学研究”(20BZW026)。
李泽厚的哲学、美学理论体系建构极大地受到20世纪著名的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影响。海氏哲学对李泽厚的影响,鲜明地体现在其著名的“双本体论”的提出和建构当中。李泽厚对海氏哲学的解读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或者说,他是基于...
关键词:李泽厚 海德格尔 存在论 工具本体 情本体 
初中生写作的品质与思想追求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24期91-93,共3页季小星 
谈及写作教育,教师通常关注"写什么""怎么写",主要以满足写作技法,或紧盯实用为主,对语文的工具本体高扬,而忽视对写作主体的态度、情感乃至人格的陶冶。这无疑是舍本逐末的教学,与新课标所提出素养教学相违背。对于写作而言,写作是个...
关键词:思想追求 写作技法 写作教育 新课标 写作主体 舍本逐末 实用为主 工具本体 
百年语文教育本体问题的学术演变与发展被引量:1
《教育教学论坛》2015年第11期5-6,共2页伍丽红 李山林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百年中国语文教育学术史研究"(项目编号:12YBA128)的研究成果之一
语文教育的本体实质上指的就是语文教育的本质,语文教育的本体问题也就是语文教育的本质问题。对于这个问题,近百年来的语文教育都没有给出明确回答。有关语文教育的本体问题,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没有定论。纵观语文教育本体问题的历史...
关键词:语文教育 教化本体 工具本体 文化本体 
艺术化的人生是否离不开一定的工具本体
《艺术科技》2015年第2期293-293,共1页李曼 马娅 
本文通过看《谈美》一书,对艺术化人生与工具本体的关系进行举例表述,两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但是也同样讲述了远古时期的艺术是独立存在的,是没有工具本体进行支撑的。由此,作者也得出现代社会的发展,艺术化人生是需要一定的工具本...
关键词:艺术化人生 工具本体 关系 作用 重要性 
超越工具本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被引量:1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658-663,共6页杨永清 
武汉理工大学教学研究项目(2012083)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本体的确证,是深入追问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得以存在之根的理论必然,也是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何以存在之实的现实需要。唯物史观关于三种社会生产的理论、关于社会上层建筑的理论以及人的本质的理论,为马克思...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唯物史观 工具本体 目的本体 
基于决策树技术的交通工具本体构造方法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第19期100-100,共1页王夙娟 
对领域本体的构建有很多种方法,先介绍骨架法并指出其优缺点,然后以骨架法的中心思想来作为各阶段的指导方针,运用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中的相关技术,最主要的是决策数技术,来实现一种具体的构建领域本体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来构建本体,...
关键词:骨架法 决策树 领域本体 文档化 
历史本体论与走向情本体的教育被引量:6
《教育学报》2011年第4期36-45,共10页于伟 栾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类课题<后现代哲学思潮与我国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方法论;核心观点和研究视域的变化问题研究>(课题批准号:BAA080014);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度研究生创新研究基金项目<他者教育理论本土化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9SSXT103)阶段性成果
历史本体论强调历史的总体性是解释人类社会发展诸多问题的根本,提出了"历史终结日,教育开始时","美学—教育学将成为21世纪的中心学科"等关于广义教育的思想,为构建理想的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本土的理论视角。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个...
关键词:历史本体论 工具本体 情本体 理想的教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