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美术课

作品数:42被引量:2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罗文勇金丹杨一波李玉铭鲍时东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广东教育学院广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湖南包装》《都市家教(下半月)》《教育观察》《艺术科技》更多>>
相关基金: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关于师范类专业公共美术课程简笔画的教学探究
《美术馆》2023年第2期40-42,共3页盖凤丽 
简笔画是一种功能性很强的绘画形式,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在师范类专业中开设了该项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简笔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基本造型能力、色彩欣赏能力、运用简笔画进行教学的能力。简述了简笔画的特点、材质,分析了公共...
关键词:简笔画 画法 创作方法 
高校公共美术课程的重要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3年第3期21-23,共3页高瑶瑶 
早在上个世纪,公共美术课程的价值和教育意义就已经得到学术界和教育界的广泛认可。在物质条件十分丰富的现代社会,人类对于美的追求也越来越狂热。美术不仅能够让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和精彩,还能带动人的审美意识发展,进而促进人类...
关键词:高校 公共美术课程 重要性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师公共美术课程特性研究被引量:1
《湖南包装》2022年第4期210-212,共3页王静 彭雪云 丁玲 
通过对美术核心素养这一新的教育和课程思想观念的分析,剖析高师公共美术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究了高师在公共美术教育中如何结合自身的特殊性将核心素养进行落实,提出了课程设置与教材相匹配、增强其教学实用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关键词:核心素养 公共美术 课程特性 
论高职公共美术课程与多学科专业课程的融合
《科学大众(科技创新)》2021年第8期442-443,共2页郝玲利 魏亚光 
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公共美术课程,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同时还会对学生的高级认知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有所提升,并且对学生以后的生活品质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高职公共美术课程应该与多学科专业课程...
关键词:公共美术课 多学科 专业课 融合 
微课在中职公共美术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数码设计》2021年第1期193-193,共1页高雅蓉 翁诗璇 
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伴随着多媒体、互联网等的广泛运用和发展,教育信息化也步入了融合创新2.0时代,强调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方位深层次融合。微课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式,凭借其短小精悍、趣味创作、反馈及时等优势在教学中获得了...
关键词:微课 中职 公共美术课 
中职公共美术课与当地民间艺术资源开发的互动机制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32期226-226,共1页宋云凯 
传承保护民间艺术形式、丰富民间美术课的课堂内容、探寻文化遗产道路是中职公共美术课的必然发展形势。本文将对民间艺术的挖掘及民间艺术与教育相融合的现状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中职 美术课 民间艺术资源 互动机制 
广西民族美术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应用研究——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年第3期132-135,共4页刘毅飞 
民族美术以其独特的民族性、艺术性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是多民族聚集区,一方面,优秀的民族美术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有利资源,可以促进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美术课程改革。另一方面,高校是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
关键词:广西民族美术 公共美术课程 素质教育 教育改革 
技工院校培养工匠精神的路径研究——以公共美术课程的教学实践为例
《艺术品鉴》2019年第4Z期307-308,共2页唐明 吴琼 刘恩甲 
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编号:2018081)
公共美术作为技工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具有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地位,其独特的教育功能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如何在技工院校的公共美术课程中'弘扬工匠精神',实现职业专业发展与工匠精神的结合,既是技工院校...
关键词:公共美术课程 工匠精神 融合路径 质的研究 
工科院校公共美术教育“精准靶向”模式探析被引量:1
《才智》2019年第10期38-39,共2页孙玉涵 
2018年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河南省高校"文明校园"行动计划研究>(SLK-2018-2699)
公共美术教育对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由于工科院校的特殊性质导致现阶段仍存在教学范式单一、课程内容固化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工科院校公共美术教育课程进行分析,融入"精准靶向"改革理念以期解决目前工科院校公共美术...
关键词:公共美术课程 工科院校 创新模式 
宜春非物质文化遗产——万载傩文化元素在高职公共美术课中的运用
《戏剧之家》2018年第20期206-206,共1页丁晓景 
宜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地方高职院校艺术教育资源整合开发利用的研究--以万载傩文化为例;项目编号:YG2016076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高职教育不仅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实用性人才,而且也解决了社会就业的压力,其越来越受到国家和人们的重视。美术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是担负着培养学生专业美术技能的任务,而且对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学生有着...
关键词:宜春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万载傩文化 高职 公共美术课 运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