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

作品数:1318被引量:32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顾农高建新张诒三颜春峰汪少华更多>>
相关机构:湖北大学复旦大学扬州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学教育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归去来兮辞》三个英译本的求真务实度对比被引量:1
《文学教育》2020年第7期138-140,共3页侯莹莹 
不同译者因自身文化背景和翻译理念的差异,其译文效果各异.从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求真务实连续统模式出发,对比分析《归去来兮辞》三个英译本,探究译文诗体和诗情不同程度的求真性与务实性,并简析译者行为差异原因.
关键词:《归去来兮辞》英译 译者行为批评理论 求真 务实 
《归去来兮辞》章法接受史论略被引量:1
《文学教育》2018年第1期52-54,共3页徐礼诚 晁鎏 
六安市教育信息技术研究2017年度立项课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LA201703)前期成果
《归去来兮辞》的章法委实难解,自宋代起文人的研讨便在质疑与剖解中渐进发展。朱熹和郎瑛从辞赋表现手法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王若虚和金圣叹立足于文本内容作出了阐释,在此基础上,清代余诚《古文释义》给出了更为合理的章法分析,其"三段...
关键词:归去来兮辞 章法 郎瑛 金圣叹 余诚 
浅论《归去来兮辞》中的生命形态
《文学教育》2018年第2期42-43,共2页张江红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仕”与“归”的分水岭。陶渊明从身心分裂痛苦到最后对“天命”的接受与顺从,是对自己内心的自我解脱。陶渊明的作品为后代文人所推崇,并且经久不衰,还出现了和陶诗的文学现象。从这方面可以说,陶渊明已经...
关键词:陶渊明 文化符号 价值 生命形态 
由《归去来兮辞》看陶渊明的三观
《文学教育》2016年第2期26-27,共2页黄丽桦 
陶渊明辞去了上任仅八十余天的彭泽令,高唱着一曲《归去来兮辞》,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隐逸生活,他用独特的生活方式,向世人诠释了他对处世哲学的思考,对价值观的追寻以及对生命意识的终极追问,他将理想人格和现实人格统一起来,将生存...
关键词: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三观 
《归去来兮辞》主旨新探
《文学教育》2014年第10期116-117,共2页李中发 张相龙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的名作,在过去的诸多点评中,都认为此文着重表现了作者辞官归隐的愿望,突显了作者不为世俗同流合污的处世原则。但作者通过多年对此文的教学,认为之前的点评并未说重要害,通过分析后提出了对此文主旨的另类看法。
关键词:《归去来兮辞》 主旨 新探 
“或植杖而耘耔” “植”释义辨析
《文学教育》2012年第24期133-133,共1页孟凡波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教科书(2006年11月第2版)选编了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一文,其中对“或植杖而耘耔”一句中的“植”字注释为“植,立,扶着”,整句注释是“有时扶着拐杖除草培苗”,这太不符合生活常情了吧。配套的《教师教...
关键词:《教师教学用书》 《归去来兮辞》 释义 2007年 《语文》 陶渊明 教科书 人教版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构思
《文学教育》2010年第12期52-53,共2页苏玉洁 
陶渊明的诗文在高中绝对可以称得上经典,但说实话,一直未有真正读懂。前几年读《归去来兮辞》,略有感触,特喜欢其中“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两句,而且简略为“倚窗寄傲,容膝易安”以自勉。但他的诗歌,包括《饮酒》《归园...
关键词:教学构思 《归去来兮辞》 《归园田居》 教学参考书 《饮酒》 陶渊明 “本” 宣科 
《归去来兮辞》思想感情探究被引量:3
《文学教育》2009年第21期94-95,共2页周美珍 
《归去来兮辞》是一篇东晋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表明自己与官场彻底决裂的宣言书。诗人自29岁出仕到41岁辞官归田,十三年来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辞去彭泽令后再未涉足官场。这十三年,是他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是他希望通过仕途...
关键词:《归去来兮辞》 思想感情 田园诗人 理想抱负 宣言书 官场 陶渊明 辞官 
对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另一种解读被引量:3
《文学教育》2009年第21期100-100,共1页兰菊花 王成才 
近日,和学生一起学习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我们读到了诗人辞别官场、归隐田园的愉悦轻松,读到了家人团聚、琴书相伴的宁静淡泊,读到了返朴归真、颐养天年的自足自安,读到乐天安命、逍遥浮世的自由自在。带着学生与诗人一起享受...
关键词:《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解读 返朴归真 自由自在 诗人 学生 田园 
陶渊明《饮酒·五》意蕴探析
《文学教育》2008年第20期30-31,共2页张隽 李瑞星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后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因不满当时政治黑暗,不愿同流合污,在任彭泽令仅八十余日后弃官归隐,终身不仕。诗、文、辞赋俱有晋代大...
关键词:陶渊明 饮酒 《归去来兮辞》 《五柳先生传》 《桃花源记》 《闲情赋》 九江市 彭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