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学界

作品数:371被引量:425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胡燕春李玉辉王晓路韩振华徐强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译介行为的复杂性和差异性:《十二楼》在19世纪英国汉学界的翻译
《明清小说研究》2023年第2期231-250,共20页魏琛琳 李佳伟 
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比较文学视野下李渔作品的英译研究”(项目编号:19CZW029)阶段性成果。
本研究聚焦李渔的章回体白话短篇小说集《十二楼》在19世纪英国汉学界的翻译,关注不同译本的风格和不同译者在翻译时做出的取舍;从主体身份、翻译动机、读者审美期待等角度对翻译效果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审视和评价;与此同时将三位译...
关键词:李渔 《十二楼》 英译 翻译动机 海外汉学 
全球史视野下唐研究的范本——评森安孝夫《丝绸之路与唐帝国》
《唐史论丛》2022年第1期423-441,共19页高瑞艳 王永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球史视野下汉唐丝绸之路多元文明互动中的殊方异俗外来风研究”(项目编号:17BZS007)系列成果之一
全球史(global history)萌生于20世纪50年代,迄今已成为学界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流派。全球史在汉学界亦产生巨大反响,越来越多的汉学家开始尝试借鉴全球史的理念与方法来研究中国史[1],但多数成果集中于晚明以来的中国史,而以全球史观解...
关键词:中国史 唐帝国 全球史 丝绸之路 学术流派 汉学界 明代以前 书写范式 
德国汉学视域下的巴金作品译介与研究
《南方文坛》2022年第2期84-90,102,共8页张帆 牛金格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当代名家名作德语译介数据库建设与传播影响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0BZW179。
巴金是德国汉学界译介研究最多的中国现当代作家之一。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共有七部中长篇小说、七篇短篇小说、一部散文集、十篇散文和一部日记(选译)被译成德语,多部作品被重译、转载或再版,就译介实绩和传播影响而言,堪称中国现当代...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作家 德国汉学 汉学界 巴金 作品译介与研究 译介研究 视域下 短篇小说 
环境的“复魅”:近四十年来美国汉学界的华北研究被引量:1
《史学月刊》2021年第9期114-121,共8页潘明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近600年冀南水环境与灌溉水利变迁研究”(19BZS117)
近四十年来,美国汉学界在华北区域社会研究中逐渐凸显出环境的重要性,并以其作为主要路径取向和学术导向,在学术上实现了环境的"复魅"。在20世纪80年代中,裴宜理、周锡瑞等学者通过环境生存模型来解释华北历史上的暴力和动乱;在世纪之...
关键词:美国汉学界 华北 环境 复魅 
20世纪30年代之前欧美汉学界的“苗图”研究被引量:1
《艺术与民俗》2020年第3期39-51,共13页吴雅迪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海外藏珍稀中国民俗文献与文物资料整理、研究暨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16ZDA163)的阶段性成果
19世纪至20世纪30年代,欧美汉学界开始关注"苗图"。多位欧美著名汉学家发表了研究成果,以历史学、民族学、文献学为基础方法,构建了"苗图"研究的方法论。虽然许多论著已受到当代研究者的关注,但还有一些重要成果不为学界所知。文章尝试...
关键词:苗图 苗图研究 欧美汉学 
英文汉学界的礼学研究综述
《人文论丛》2020年第1期435-452,共18页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传统礼仪文化通史研究”(18ZDA021)阶段性成果
在中文学术传统中,礼学研究是学界长期关注的重要课题。因为礼学不仅与中国经典和中国文化的核心内涵密切相关,还贯穿了传统中国学术史与思想史的发展脉络。从先秦秦汉的儒家经典到清代的嘉乾礼学研究,广义的礼学研究的范围大致包括礼...
关键词:社会民俗 先秦秦汉 中国学术史 中国礼学 汉学界 分支领域 礼制 儒家经典 
阐释的记忆与技艺——《文心雕龙》在美国汉学界的“中国性”与“世界性”问题被引量:6
《文学评论》2020年第1期45-52,共8页谷鹏飞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美国《文心雕龙》研究史料整理与翻译研究(1951-2010)”(批准号15BZW0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心雕龙》在20世纪美国汉学界的传播与研究,不宜简单理解为汉学研究的比堪发微,而应理解为比较研究的阐释学问题。美国的《文心雕龙》比较研究,以20世纪中叶以来渐成世界文学批评中心的美国整体文学语境为阐释空间,以阐释的记忆与技...
关键词:美国汉学 《文心雕龙》 阐释学研究 身份认同 
美国汉学界论苏轼诗歌中的“自我”向度被引量:3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2019年第6期80-84,共5页万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BWW017)
美国汉学界极为关注苏轼诗歌中的“自我”问题,侧重探究苏轼贬放期间的内在冲突与调和。艾朗诺(Ronald C.Egan)将苏诗视为苏轼的“心中之镜”,分析苏轼的生命态度与价值理想;唐凯琳(Kathleen M.Tomlonovic)通过分析和陶诗揭橥苏轼如何...
关键词:美国汉学 苏轼 自我 
身份、图像与世界:英语汉学界西王母研究的路径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76-82,共7页王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3CZW02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2014T7044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2013M540400)
英语汉学界西王母研究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西王母身份演变。20世纪早期研究者多数使用文献材料考证西王母身份,20世纪70年代之后,研究倾向于使用文献与图像资料综合阐释西王母身份演变。第二,西王母图像结构。研究者深受结构主义神话...
关键词:西王母 意识形态 文本 图像 权力 
西方汉学界关于庄子哲学之神秘主义性质的论辩被引量:1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13-17,共5页徐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英美汉学对道家哲学的传播与研究"(编号:13CZX031)
庄子哲学是否具有神秘主义的性质,这是西方汉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基于对神秘主义理解的差异,学者们对此问题的看法有很大不同,代表性的看法有:李亦理的在世或入世的神秘主义,罗浩的"双型"的神秘主义,史华慈的不排斥"秩序"的神秘主...
关键词:汉学 庄子 神秘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