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动机

作品数:88被引量:291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张南峰许钧贾红瑜富苏苏山梅岭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香港岭南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三国演义》英译者的职业差异及其影响
《外语导刊》2024年第6期100-107,157,共9页许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三国演义》英译多维比较研究”(19CYY026);江苏高校“青蓝工程”资助项目。
本文系统考察《三国演义》英译者的职业分布情况,探讨英译者的职业与译介活动的关联,进而评析其职业对译介活动的深层影响。就现有研究来看,学界往往对译者的翻译动机予以特别的关注和研究,而译者身份、立场与翻译动机实则存在密切关联...
关键词:三国演义 译者 职业差异 译者身份 翻译动机 
“为何译”:《孙子兵法》英译者之翻译动机
《滨州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5-14,共10页郑建宁 
杭州师范大学校级教学建设和改革项目(课程思政教改)“《涉外礼仪》教学建设与改革”(4075C5212331106);杭州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费项目“基于语料库的《孙子兵法》英译与西方接受研究”(4075C50222204145)。
《孙子兵法》被誉为“百代谈兵之祖”,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其英译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考察影响力较大的,或前人研究关注不够的19位西方译者与9位中国译者英译该典籍的动机,发现主要有8种:不满意前...
关键词:《孙子兵法》 英译者 翻译动机 战略思想 
基于语料库的《格萨尔》英译对比研究
《民族翻译》2024年第3期72-79,共8页弋睿仙 崔红叶 
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中国当代藏族文学在英语世界的译介文献整理与研究”(23XZW017);2019年西藏民族大学科研项目“基于评价理论介入系统的政治新闻语篇建构模式研究”(19MDY17)的阶段性成果。
雅科夫·施密特1839年的德文本《功勋卓绝的圣者格斯尔王》是《格萨尔》史诗的罕见善本,艾达·泽特林和扎拉·华莱斯在1927和1991年分别出版了该德文本的英译本。本研究主要采用语料库研究方法,自建小型双语语料库,对译本进行描述性研...
关键词:《格萨尔》 语料库 语言特征 翻译生态环境 翻译动机 
译者惯习影响下的翻译动机、行为与策略探究——以《老人与海》的张爱玲和余光中译本为例
《铜陵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93-96,101,共5页毕云笛 王海若 
译者惯习对翻译活动存在不可避免的影响。文章以《老人与海》的张爱玲和余光中汉译本为例,探究其中译者惯习对翻译动机、翻译行为以及翻译策略选择的操纵。通过对二者惯习的分析和具体译例的对比可以发现,在动机上,张爱玲的翻译动机在...
关键词:译者惯习 《老人与海》 张爱玲 余光中 翻译策略 
略谈林纾从事翻译事业的动机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426-432,440,共8页孔艳坤 
林纾在1899年至1925年的27年间共发表长篇小说译作153篇,相关翻译活动情况折射出其受内外部因素影响从事翻译事业的动机。晚清时局及作为赞助人的商务印书馆是影响林纾翻译的重要外部因素。作为一个“开眼看世界”的文学翻译家,林纾的...
关键词:林纾 翻译动机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译介行为的复杂性和差异性:《十二楼》在19世纪英国汉学界的翻译
《明清小说研究》2023年第2期231-250,共20页魏琛琳 李佳伟 
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比较文学视野下李渔作品的英译研究”(项目编号:19CZW029)阶段性成果。
本研究聚焦李渔的章回体白话短篇小说集《十二楼》在19世纪英国汉学界的翻译,关注不同译本的风格和不同译者在翻译时做出的取舍;从主体身份、翻译动机、读者审美期待等角度对翻译效果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审视和评价;与此同时将三位译...
关键词:李渔 《十二楼》 英译 翻译动机 海外汉学 
踔厉奋发,踵事增华:华兹生《汉魏六朝赋英译选》研究被引量:1
《外语研究》2023年第2期80-86,共7页王文强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赋体文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研究”(编号:SK2021A0472)的阶段性成果。
华兹生的《汉魏六朝赋英译选》在英国汉学家阿瑟·韦利对“赋”的开创研究基础上,重点选译能够体现赋作“铺采摛文”特征的作品,为赋体文在英语世界的进一步传播做出了贡献。文章首先考察该译本产生的历史语境,继而探讨译者的翻译动机...
关键词:《汉魏六朝赋英译选》 华兹生 历史语境 翻译动机 翻译策略 
地方濒危戏剧国际传播中的翻译动机刍议——以推剧为例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74-80,共7页樊继群 
2019年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淮河流域文化新媒体外宣传播中的译者行为研究(AHSKQ2019D123)。
地方濒危戏剧属于弱势文化,在国内发展中受到主流剧种的挤压,生存条件不容乐观。弱势文化可以通过国际传播扩大影响,再由外而内逆序发展赶超强势文化。翻译可以成为弱势文化复兴的重要渠道。地方戏剧可以通过国际传播重新获得国内受众...
关键词:濒危剧种 推剧 翻译传播 翻译动机 弱势文化 
《浮生六记》英文译介研究——基于翻译动机视角被引量:2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2年第7期77-81,共5页许宗瑞 胡小兵 
安徽省教育厅高校优秀青年骨干人才国内访学研修项目“《浮生六记》多译本研究”(gxgnfx2020001);安徽省教育厅高校优秀青年人才计划项目“中国当代文学译介研究”(gxyq2020152)。
翻译动机是翻译的主体因素之一,对翻译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浮生六记》近百年的译介历程中,英文译介次数最多,先后出现了四部译著,四部译著的译者展现不同的翻译动机或翻译追求:林语堂旨在为“中国文学上最可爱的女人”树碑立传...
关键词:《浮生六记》 英文译介 翻译动机 翻译影响 
布迪厄社会学理论视角下穆旦的译路求索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1年第12期139-141,共3页李佳 李雅波 
将布迪厄社会学理论中的场域、资本和惯习概念与个体译者研究相结合,对穆旦译者身份的社会轨迹进行梳理和考察。首先依托历史事件发生节点以及穆旦译作特征,将其翻译活动按照时期划分为四个阶段。然后再透过对各阶段场域构成、资本变量...
关键词:布迪厄 社会学理论 穆旦 翻译阶段 翻译动机 选材标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