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借词

作品数:638被引量:1305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杨鉴马睿颖蓝庆元于辉常骏跃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新疆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语言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赤根菜”与“■■■”——韩语中的汉语借词研究之一被引量:1
《语言研究》2022年第1期116-125,共10页汪维辉 具民惠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词汇通史”(14ZDB09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大型语料库的汉语弱组构性历时演变与语言演变规律研究”(18ZDA29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语言视域中汉语修辞与词汇、语法互动研究”(20&ZD298);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汉语基本词汇历史演变研究”(16JJD740015)。
"菠菜"作为一个外来物种,大约在唐代经由尼泊尔传入中国,后来约在元代又传入朝鲜半岛。文章立足于历史文献及前人的研究,简述"菠菜"的来源及其在汉语中的名称,重点考察其中的一个别名"赤根菜",认为它在元代以后是一个北方方言词,传入朝...
关键词:汉语词汇史 韩语 借词 “菠菜” “赤根菜” “■■■” 
侗台语言汉借词层次分析法再探讨——以广西德保壮语为例被引量:2
《语言研究》2018年第2期98-108,共11页倪博洋 鄢卓 
学界对于侗台语言里汉借词分层的方法做了一系列探索,但某些细节需要继续探讨补充。文章以德保壮语的汉借词层次为例,讨论了针对上古借词层、中古借词层、现当代借词层的不同分析方法的特点。除上古借词外,其他层次的汉借词都有系统的...
关键词:德保壮语 汉语借词 借词层次 “关系词分层法” 调类比较法 
历史比较中历史层次分析法的作用——以瑶语为例被引量:1
《语言研究》2015年第4期93-96,共4页龙国贻 
不确定性是经典历史比较法的严重缺陷,可以用历史文献加以弥补。东亚许多民族语虽然缺乏历史文献,但是各个历史时期有丰富的汉语借词,通过对这些汉语借词的历史层次分析,可以起到历史文献的作用。
关键词:历史比较法 历史层次分析法 汉语借词 瑶语历史音变 
论水语里的近、现代汉语借词被引量:8
《语言研究》2003年第2期115-121,共7页曾晓渝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水语关系词的历史层次研究>(00BYY026)
借词是语言接触的产物。对少数民族语言里的汉语借词进行历史层次的分析研究,不仅可以为语言接触理论提供有学术价值的资料,而且有助于我们了解少数民族居住区的汉语方言史和少数民族语言自身的历史演变。本文着重讨论了水语里的近、现...
关键词:水语 汉语借词 西南官话 语言接触 历史层次 
瑶语复合词前音节的前缀化倾向被引量:1
《语言研究》1999年第1期185-189,共5页李炳泽 
关键词:前缀化 苗瑶语 合词 广西壮族自治区 泰国 现代汉语借词 一个音节 实词虚化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中央民族学院 
壮侗语中汉语借词的词义及其类别被引量:6
《语言研究》1998年第1期193-200,共8页曹广衢 
壮侗语中汉语借词的词义及其类别曹广衢贵州民族学院汉语里有的音译外来词,如“咖啡(coffee)、沙发(sofa)”,只须考查外来词的语别,而无须作语音和词义的分析。壮侗语中的汉语借词(以下简称借词)却不同,例如壮语和...
关键词:汉语借词 附加成分 壮侗语族 词义 布依语 语言词汇 《现代汉语词典》 仫佬语 毛难语 动物类 
中国德昂语广卡话声调分析被引量:3
《语言研究》1997年第1期161-171,共11页戴庆厦 刘岩 
中国德昂语广卡话声调分析戴庆厦刘岩中央民族大学孟高棉语族语言的声调问题近年来逐渐引起了更多学者的注意,有的学者对声调的产生及演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但从总体上看,孟高棉语声调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进行得不够,对其微观、细...
关键词:德昂语 孟高棉语族 声调 紧元音 降升调 松元音 布朗语 声母 中央民族大学 汉语借词 
壮侗语中的一些方汉语借词被引量:4
《语言研究》1996年第2期179-185,共7页曹广衢 
壮侗语中的一些方汉语借词曹广衢贵州民族学院壮侗语中有一些汉语借词是现代汉语书面语里不常用或根本不用的,本文称之为古汉语借词。所谓“古”只是相对而言,例如“■”这个词,对江西新干等地的汉语来说是一个口语词,因为现在日常...
关键词:语音对应关系 《现代汉语词典》 《方言》 布依语 “■” 《广韵》 壮侗语族语言 西双版纳 汉语方言 同音字汇 
锣锅底纳木依语被引量:2
《语言研究》1996年第2期186-199,共14页刘辉强 
在我国四川省西南部的部分地区约有五千人的藏族使用一种不同于藏语的语言。解放前使用这种语音的人被泛称为“西番”。分布在冕宁、西昌、盐源一带的自称为“产na55mu31ji31(纳木依);分布在木里、九龙一带的自称为“n...
关键词:后加成分 助词 人称代词 汉语借词 附加成分 形容词 指示代词 自成音节 四川省 名词 
说“龙”被引量:1
《语言研究》1993年第2期1-21,共21页尉迟治平 
本文依据古汉语内部证据和亲属语言比较材料,构拟"龙"的原始语音形式,并分析其演化的途径。一般认为,龙起源于原始图腾,"龙"应是汉语的固有基本词。陕西北首岭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瓶已绘有龙纹,辽宁红山文化遗址,也出土有龙形玉器...
关键词:构拟 说文 复辅音声母 中古汉语 复声母 语音形式 汉语借词 原始形式 方言 藏缅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