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学

作品数:83被引量:5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晓东秦发盈郭景川李自斌申国昌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湛江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教育应以未来为导向
《婚姻与家庭(家庭教育版)》2025年第2期36-37,共2页王人平 
为什么有些父母上了很多课,看了很多书,在孩子身上却看不到教育效果?因为知易行难,他们很难突破自己的限制性思维。2025年,我们继续邀请儿童教育学者王人平,带领父母拆掉思维的墙,洞察孩子成长的“底层逻辑”,减少教育焦虑,助力孩子成...
关键词:科技进步 知易行难 教育焦虑 儿童教育学 限制性 思维 成长 
父母的自我成长和改变
《婚姻与家庭(家庭教育版)》2024年第10期34-35,共2页王人平 
父母教育孩子,最大的挑战不是教育方法不够多,而是父母无法突破自己的限制性思维。2024年,我们邀请著名儿童教育学者王人平,带领父母拆掉思维的墙,洞察孩子成长的“底层逻辑”,减少教育焦虑,助力孩子成长。
关键词:自我成长 教育焦虑 儿童教育学 限制性 思维 父母 
让孩子成为适应未来的千里马
《婚姻与家庭(家庭教育版)》2024年第5期30-31,共2页王人平 
父母教育孩子,最大的挑战不是教育方法不够多,而是父母无法突破自己的限制性思维。2024年,我们邀请著名儿童教育学者王人平,带领父母拆掉思维的墙,洞察孩子成长的“底层逻辑”,减少教育焦虑,助力孩子成长。
关键词:教育焦虑 千里马 儿童教育学 适应未来 限制性 思维 成长 孩子 
逆向思维,换个角度看孩子
《婚姻与家庭(家庭教育版)》2024年第4期30-31,共2页王人平 
父母教育孩子,最大的挑战不是教育方法不够多,而是父母无法突破自己的限制性思维。2024年,我们邀请著名儿童教育学者王人平,带领父母拆掉思维的墙,洞察孩子成长的“底层逻辑”,减少教育焦虑,助力孩子成长。
关键词:逆向思维 教育焦虑 儿童教育学 换个角度 限制性 成长 孩子 
告别急功近利,树立长期主义的教育思维
《婚姻与家庭(家庭教育版)》2024年第3期30-31,共2页王人平 
父母教育孩子,最大的挑战不是教育方法不够多,而是父母无法突破自己的限制性思维。2024年,我们邀请著名儿童教育学者王人平,带领父母拆掉思维的墙,洞察孩子成长的“底层逻辑”,减少教育焦虑,助力孩子成长。
关键词:教育思维 教育焦虑 急功近利 儿童教育学 限制性 告别 成长 
马尔科姆·诺尔斯:成人教育学的传道者被引量:2
《终身教育研究》2022年第2期74-81,共8页何思颖 何光全 
诺尔斯的成人教育思想有两个重要来源:一是基于他长期的成人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二是吸收和改造了实用主义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些重要概念。诺尔斯对成人教育的主要贡献和重要影响是其提出的有别于“儿童教育学”的“成人教育学”模式...
关键词:诺尔斯 终身学习 成人教育学 儿童教育学 
教育文摘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2020年第3期55-56,共2页
完整童年不能少了文学在我的心目中,儿童文学是与儿童的心灵紧密相连的大学问,它首先是文学,不是教化体系。儿童文学也是儿童哲学、儿童心理学,也可能蕴含了儿童教育学。虽然我是一个教育工作者,但我认为,儿童文学作品首先要关注的不是...
关键词:教育文摘 儿童哲学 儿童文学作品 教育工作者 儿童心理学 心灵世界 儿童教育学 紧密相连 
儿童观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被引量:3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6期80-84,共5页刘婉 
儿童观是指成人对儿童的认识、看法以及与儿童有关的一系列观念的总和。改革开放以前,人们对儿童的看法和认识集中在文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的著作和言论中,部分报刊开设的儿童专栏也会反映时人对儿童的认识。改革开放后,出现较多的期...
关键词:儿童观 儿童文学 儿童教育学 儿童哲学 
陈鹤琴的十七条教学原则被引量:1
《师资建设》2018年第12期66-68,共3页陈鹤琴 
陈鹤琴,著名教育家,我国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的奠基人。此文是陈鹤琴《活教育的教学原则》中总结的十七条原则。他在该书卷头语中说,“这里所举的十七条教学原则都是根据最近儿童心理的学说和我个人的教学经验写成的。我的目的是与格...
关键词:教学原则 陈鹤琴 儿童心理学 著名教育家 儿童教育学 教学经验 奠基人 活教育 
民国时期儿童教育学人的教育交往空间——以陈鹤琴及中华儿童教育社为考察中心被引量:9
《学前教育研究》2018年第9期19-26,共8页郭景川 申国昌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资助项目"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研究"(编号:2016CXZZ089)
依据教育交往空间的内涵定义和组成要素及其建构机制,探讨了民国时期的儿童教育学人所构建了以陈鹤琴为核心人物,以中华儿童教育社和《儿童教育》杂志为平台的教育交往空间。稳定的交往渠道、丰富的交往方式、充足的交往内容是促进民国...
关键词:教育学人 教育交往空间 陈鹤琴 中华儿童教育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