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问

作品数:2309被引量:1197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胡德明殷树林袁毓林李美妍叶建军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语言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反问句“谁(还)没(个)X”的语义特征和表达功能
《语言研究》2023年第2期1-8,共8页樊中元 彭瑜 
广西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建设创新团队项目“现代汉语连贯句式研究”(Z202006);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基于事件结构要素关系的现代汉语连贯句句法语义研究”(20FYY016)。
反问句“谁(还)没(个)X”句义是指在“谁”所指范围内的成员都具有某种动作、性质状态或事物。“谁(还)没(个)X”的语义特征主要是“谁”的否定范畴的非个指性和X语义的已然性和指称性。“谁(还)没(个)X”句义与合群心理形成的基本条件...
关键词:谁(还)没(个)X 语义特征 表达功能 
“什么”在反问句中的性质及相关问题被引量:10
《语言研究》2017年第3期14-21,共8页董成如 
在"什么"反问句中,"什么"本身并不表达否定意义,也不是否定标记,只履行构成反问句的功能。否定是整个"什么"反问句的意义,其推导的机制是修辞三段论:根据语境中明示或隐含的大、小前提所推导的结论,即为整个构式的否定意义。"什么"反问...
关键词:什么 反问句 否定 修辞三段论 
山西方言的语调问句被引量:3
《语言研究》2014年第2期60-64,共5页郭利霞 
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经费项目"山西山阴方言句法研究"(NKZXB1105)
山西方言语调问句使用广泛,表意丰富,从中性语调问句到表反问的语调问句,可构成以下连续统:表询问的高升语调问句>表求证的低平语调问句>表寒暄的低平语调问句>否定性预期的高升语调问句>高升语调反问句。
关键词:语调问句 求证 反问 寒暄 连续统 
从反问句生成机制看反问句否定语义的来源被引量:17
《语言研究》2010年第3期71-75,共5页胡德明 
教育部人文社科2006年度规划项目"反问句的生成机制及相关问题研究"(06JA740001)
中外学者都将反问句的语义概括为"否定+命题",但对否定语义来源的解释却没有达成共识。根据会话含义理论、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构建反问句生成机制,反问句否定语义来自语境条件,即说话人预先设定的限定反问句只能朝说话人所期待...
关键词:反问句 反问句生成机制 否定语义 
“孰”作句首状语表反问的一种句式被引量:2
《语言研究》2002年第1期38-40,共3页张新武 
作句首状语表反问的句式,古往今来经常被误释。为此,本文对这种句式进行了探讨,指出了这种句式的两个显著特点,以作为识别的标志。
关键词:“孰” 句首状语 古汉语反问句 
论“何……之V”式句被引量:4
《语言研究》1999年第1期11-19,共9页李先华 
本文讨论“何……之V”式句的语法结构。“何……之V”式句指的是类似“姜氏何反之有”(《左传·隐公元年》)这样的句子。近年来,不少学者提出句中的“何”是副词作状语的看法,迄今未见商榷文章。笔者认为,“何”是代词作定语,...
关键词:“何” 反问句 语法结构 疑问代词 现代汉语 互相转换 逻辑性 宾语前置 上古汉语 疑问副词 
口语中的一种否定表达方式被引量:3
《语言研究》1999年第1期121-121,共1页王一军 
关键词:否定表达方式 动宾结构 口语 否定句 名词性词组 反问句 情绪化 职业技术学院 名词性语素 语法构造 
交谈中的提醒句被引量:6
《语言研究》1992年第2期31-40,共10页王志 
在汉语中,当要提起对方注意到某个双方所共知的事实时,一般使用一个"不是……吗?"句式来做为表达形式。例如"你吃过了饭"表示的是一个已然事实,如果换说成"你不是吃过了饭吗?"就变成是用来对对方加以提醒了。这种句子我们可以称之为"提...
关键词:说话人 事实 语气副词 主谓结构 反问句 交谈 表达形式 分析探讨 话语 句式 
四岁前儿童“谁”字句的发展被引量:3
《语言研究》1990年第2期46-51,共6页李宇明 唐志东 
汉语中含有"谁"的句子可以称为"谁"字句。"谁"字句分为疑问句和非疑问句两种,其中的"谁"又有疑问和非疑问两种用法。本文从一个女孩D和一个男孩T的材料考察汉语儿童"谁"字句的发展。就D和T的个案观察,"谁"字句发展可以为分三个阶段:一...
关键词:疑问句 汉语儿童 人称代词 反问句 习得 准备阶段 三个阶段 发展阶段 疑问代词 使用次数 
谈话助词“不”用法初探
《语言研究》1988年第2期18-35,共18页王志 
本文所探讨的谈话助词"不",指下面用例中的"不": (1)陈铁山:过去你是百发百中的神枪手,而今天……(嘟囔地)马马虎虎,满不在乎,简直拿成绩开玩笑。李刚:不,班长,我认为没打好的原因不在这儿。(刘守林《九发六中的后面》) (2)谢文...
关键词:否定对象 陈述句 话语 助词 请求 向警予 特指问 指向 杜鹃 反问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