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春天》

作品数:105被引量:1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秀平朱嫣朱瑛朱红光王敏更多>>
相关机构:南宁师范大学清华大学附属小学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杭州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小学语文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表现性评价--以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找春天》为例被引量:3
《小学语文》2021年第1期53-55,60,共4页王秀平 
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更多指向的是结果,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及时评价与反馈,表现性评价则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行为表现与结果。根据表现性评价的设计原则与流程,结合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下册《找春天》一课,详细分析低年级小...
关键词:阅读教学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 表现性评价 教学实践 
《找春天》的审美解码和朗读策略
《小学语文》2020年第1期73-76,共4页黄兰 黄斌 
文本细读是教师的基本功。教师通过从审美的角度对教材进行解读,包括韵律和节奏在变化中和谐统一两个方面,并基于教材解读和儿童发展规律设计朗读教学策略,有助于让文本解读与语文学科的基本规律、儿童学习的基本规律相结合,使统编教材...
关键词:散文诗教学 审美解码 朗读策略 
找春还需孩童眼--《找春天》的创作感受及教学建议
《小学语文》2014年第3期22-24,共3页经绍珍 
《找春天》是我发表在某儿童刊物上的一篇幼儿散文,原题叫《寻春》,被选人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时,改为现在的题目,个别字句作了适当的删节,更浅近、凝练,更适合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学习水平。
关键词:《找春天》 教学建议 感受 创作 二年级下册 小学二年级 幼儿散文 《寻春》 
口语交际《找春天》教学谈
《小学语文》2002年第31期14-15,共2页常朝霞 
小语新修订大纲把“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这不单是提法的改变,而是把听说能力置于重要位置,作为交际手段从小进行培养。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这时,教师抓住有利时机,采取多种方法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
关键词:培养学生 口语交际能力 口头语言 最佳时期 多种方法 教学 说话能力 听说能力 教师 语言发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