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

作品数:570被引量:9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赵亚宏华东林长山周志良唐书杰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通化师范学院北京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语文建设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感知者与隐含作者的错位与重合——《最后一课》再解读
《语文建设》2019年第3期43-46,共4页郭跃辉 
对于《最后一课》的解读,近年来出现一种新的观点,研究者从中日教材、中法教材的对比出发,并结合当时的历史事实,考证出阿尔萨斯居民使用的阿尔萨斯语原本就是德语语系,并且建议学生在阅读时要有批判性思维,用思辨的方法重新解读。这些...
关键词:《最后一课》 隐含作者 解读 重合 感知 阿尔萨斯 批判性思维 历史事实 
都德《最后一课》教学案例及思考被引量:1
《语文建设》2018年第6Z期22-26,共5页张学君 
2016年春天,我去山西垣曲参加一个教师培训。做完当天的讲座之后,垣曲方面的负责人找到我,说学员想听我讲一堂语文课。我问讲什么篇目,他说想听我讲小说。我说讲《孔乙己》吧,这篇课文我比较熟悉。他说《孔乙己》他们已经讲过了,现在只...
关键词:《最后一课》 教学案例 《孔乙己》 都德 教学参考书 教师培训 负责人 语文课 
2016全国39套中考语文试题述评被引量:1
《语文建设》2017年第2X期38-41,共4页陈沛 钱荃 
作为语文教育测量和评价的一种形式,中考语文测试对于学校的语文教学具有导向功能和评价功能,对考生的语文能力发展倾向具有预测能力,对考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增长过程具有诊断、反馈和激励功能。客观分析2016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关键词:中考 试卷 语文试题 能力立意 中考语文 测试材料 命题者 语文知识 《最后一课》 语文教学 分科教学法 语文能力 外部言语能力 阅读品质 阅读心理品质 中考命题 测试形式 
《最后一课》在百年教科书中的呈现形态被引量:1
《语文建设》2017年第1期61-64,共4页林长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教育学青年课题"小学语文主题教学新发展"(课题批准号:CHA160215)阶段性成果之一
早在1902年,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就提出:“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何以故?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
关键词:《最后一课》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教科书 形态 新小说 梁启超 新宗教 政治 
《最后一课》在现代中国的传播与接受——以民国中学教科书的编选为研究对象
《语文建设》2016年第8期68-70,共3页林长山 
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世纪中国文学教育的历史回顾与现实意义研究"(编号:11AZD067)阶段性研究成果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掀起了外国小说翻译热潮,当时胡适、周作人等翻译的外国小说更是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五四运动,反对文言文倡导白话文,更是极大促进了外国翻译小说的传播,那些经典的外国小说如《最后一课》《柏林之围》《卖...
关键词:《最后一课》 中学教科书 传播与接受 现代中国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卖火柴的小女孩》 外国小说 编选 
胡适翻译《最后一课》的文学艺术和特色赏析被引量:3
《语文建设》2014年第05Z期44-45,共2页张小平 郑红娟 
胡适先生是我国新文化运动时期,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他的翻译思想是力求改造中国文学老旧风气的现状,因此,翻译引进西方文学是改造中国文学的必经之路。都德的《最后一课》是我国语文教材中的经典例文,描写了生动的课堂情境和细腻的...
关键词:胡适 《最后一课》 文学艺术 
泛化和绝对化:语文探究性学习的两根软肋——兼评陈成龙老师的《最后一课》被引量:5
《语文建设》2007年第7期47-48,共2页乔桂英 
陈成龙老师这堂公开课引起这样的争议,并不是偶然的事情。
关键词:《最后一课》 探究性学习 老师 成龙 绝对化 语文 公开课 
发现与质疑 批判与创新——探究性学习浅论被引量:1
《语文建设》2007年第1期26-27,共2页潘新和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 批判 《最后一课》 语文建设 学习活动 问题学习 初中生 老师 
《最后一课》不同版本插图之比较
《语文建设》2005年第7期15-16,共2页唐书杰 
关键词:《最后一课》 插图 版本 教育工作者 基础学科 知识教育 修养教育 课程改革 语文教材 著名作家 篇目 生命力 品德 都德 细心 
让孩子敢于说“不”
《语文建设》2004年第6期32-33,共2页余素梅 
关键词:小说 《最后一课》 法国 都德 中学 语文教学 课堂辩论 思想教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