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鸬鹚》

作品数:71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郑百苗李红燕余志俊毕海燕周芳更多>>
相关机构:上虞市阳光学校嵊州市剡山小学松溪县实验小学桐乡市茅盾实验小学更多>>
相关期刊:《河北教育(教学版)》《教师之友》《教育科学论坛》《教育研究与评论》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小学教学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围绕“三美”赏析《鸬鹚》
《小学教学研究》1998年第9期12-12,共1页高志平 
《鸬鹚》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以轻灵的笔调,诗一般的语言,从静态美、动态美、节奏美三个方面,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精彩的风景画,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一、错落有致的静态美文章第一段通过写捕鱼环境,描绘了湖面的静态美。
关键词:静态美 节奏美 三美 三个方面 动态美 湖面变化 轻灵 艺术美 风景画 动作美 
《鸬鹚》赏折与教学
《小学教学研究》1997年第7期9-9,共1页孟昭关 
《鸬鹚》一文描写了湖面、渔夫、鸬鹚,造成了一个如诗如画的意境,既有水墨画的静态美,又有舞蹈的动态美,音乐的节奏美。静态美。课文第一段描绘了湖面的静态,给人以宁静的感觉。文章依次描写小湖、垂柳、稻田、渔船、渔人、鸬鹚。“没...
关键词:节奏美 静态美 姿态美 
淡淡的画面 浓浓的诗情——《鸬鹚》赏析及教学设想
《小学教学研究》1991年第8期5-5,共1页刘元木 
苏轼有诗云:“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文章的语言也是如此,只要“相宜”,那就不论是配以装饰的“浓抹”,还是朴素自然的“淡装”,都会各具其艺术魅力的。六年制第九册第一课看图学文《鸬鹚》,正是一篇轻施“淡装”的艺术品...
关键词:朴素无华 诗云 挚爱之情 第一课 教学设想 学文 给你 静美 田园生活 捕鱼图 
联想对比学《鸬鹚》
《小学教学研究》1990年第7期9-10,共2页罗方义 
五年制第七册和六年制第九册第1课《鸬鹚》,属于看图学文。按照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培养学生读书能力的要求,笔者就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了“联想对比学习法”。现介绍如下: 教材分析总的来讲,指导学生看图学文要做到有顺序、有特点、有联想...
关键词:教材分析 第一自然 读书方法 学文 小组讨论 辐合思维 发散思维 段文 文中 吸着 
观察·联系·想象——《鸬鹚》简析及教学建议
《小学教学研究》1989年第7期6-6,共1页关尔 
五年制语文第七册第1课、六年制语文第九册第1课《鸬鹚》是看图学文。作者从画面静态的鸬鹚写到活生生的动态鸬鹚,又回到静态上。其间,蕴含着较高层次的思维方式。教学时既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图,又要联系生活实际,唤起已有表象,引导...
关键词:教学建议 静物写生 层次的 学文 静中有动 因果关系 基本结构特征 探究课 淡彩 课文内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