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

作品数:237被引量:12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剑龙张典许明莲黄燕龚小妹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安徽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语言文字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阿Q正传》中方言词的对比分析研究:语义场的认知语言学视角
《现代语言学》2024年第5期636-641,共6页钟玲 
本文以鲁迅的经典小说《阿Q正传》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梁社乾和蓝诗玲两个版本的翻译,从方言词的角度出发,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探讨语义场的变化。本研究揭示了不同版本在方言词翻译上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于文本的意义构建和文...
关键词:阿Q正传 方言词 翻译对比 语义场 认知语言学 
鲁迅著作的外文译本(下)
《上海鲁迅研究》2023年第4期196-209,共14页陈漱渝 何巧云 
在西欧、中欧和南欧国家中,英国伦敦G.劳特利奇公司1930年出版了敬隐渔法文编译本的英译选本《〈阿Q正传〉及其他当代中国短篇小说选》,译者为E.米尔斯。其中收有鲁迅的《阿Q正传》《孔乙己》《故乡》《离婚》。1936年,伦敦哈拉普书局...
关键词:短篇小说选 《离婚》 《孔乙己》 敬隐渔 鲁迅著作 《故乡》 《祝福》 阿Q正传 
鲁迅《阿Q正传》日译本注释手稿研究
《上海鲁迅研究》2020年第2期106-119,共14页武琼 
一、鲁迅眼中的《阿Q正传》日译本《阿Q正传》是鲁迅的重要代表作品。鲁迅在世期间,《阿Q正传》已有五种日译本面世。1928年发表于《上海日日新闻》的井上红梅译本是《阿Q正传》最早的日译本。此后,1931年先后出现了三种译本,分别是1—...
关键词:井上红梅 《阿Q正传》 阿Q正传 林守仁 手稿研究 日译本 中文名 白杨社 
从《阿Q正传》的日译来看韦努蒂的抵抗式翻译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7年第12期97-99,共3页段奥曼 徐凤 
曲阜师范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案例库建设项目(QSALK1508)
受各国语言文化及政治经济等诸多差异的影响,作为跨文化交际的翻译活动多多少少带有信息失衡这一弊端。翻译家劳伦斯·韦努蒂结合解构主义思想向美英文化霸权发起新挑战,提出了著名的抵抗式翻译策略。这一策略对很多翻译家的翻译活动产...
关键词:劳伦斯.韦努蒂 抵抗式翻译 异化与归化 阿Q正传 
《阿Q正传》中的詈骂语日译研究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9期149-150,共2页张典 
2016年度大连外国语大学创新项目(项目编号:YJSCX2016-123)
詈骂语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表达手法,其特有的语言特点,给詈骂语的翻译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本文从彼得·纽马克提出的交际翻译理论的角度,以《阿Q正传》中的詈骂语为例,选取井上红梅、竹内好、藤井省三的三个日译本,对比研究三人在翻译时...
关键词:阿Q正传 詈骂语 交际翻译观 翻译策略 
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分析《阿Q正传》译本——以杨宪益英文译本为例
《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9X期60-60,共1页闫丽娜 
功能对等理论注重利用自然恰当的译语再现源语的风格和意义,力求译语读者与源语读者能获得相似或相同的阅读感受。在翻译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时,译者应确保源语和译语在内容、风格、情感和形式等方面的对等,使译本读者能从中理解中国文学...
关键词:功能对等 阿Q正传 词语对等 句子对等 文本对等 
从《阿Q正传》詈骂语的日译看藤井省三的复译策略被引量:1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146-147,159,共3页张典 
詈骂语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种表达手法,其特有的语言特点,给詈骂语的翻译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本文以《阿Q正传》中的詈骂语为例,选取竹内好和藤井省三的两个日译本,对比研究两人在翻译时对詈骂语做出的处理,旨在探讨藤井省三的复译方法...
关键词:阿Q正传 詈骂语 藤井省三 复译策略 
中日詈骂语对比初探——以中日版《阿Q正传》为例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129-131,共3页祁福鼎 张典 
本文以中文版和日文版的《阿Q正传》为调查对象,完整、全面地提取出《阿Q正传》人物对话中出现的詈骂语,并从语义角度对其进行分类,对比分析中日詈骂语的数量、种类的差异。以高频詈骂语"妈妈的"为例,分析其语义内涵及日文译法。最后从...
关键词:詈骂语 阿Q正传 分类 文化 
1926至1936年鲁迅在法国的传播
《法国研究》2016年第3期86-91,共6页梁海军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湖湘文化视域下的沈宝基著译研究"(项目编号:13CGB012)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叙述了1926至1936鲁迅及其作品在法国的传播之路及主客观影响因素。1926年《阿Q正传》法语版刊于《欧罗巴》(Europe),揭开了中国现代文学在法国的传播与研究的第一页。此后十年,中国留法学生成为鲁迅在法国传播的主力军,引领了中国...
关键词:鲁迅 阿Q正传 罗曼·罗兰 敬隐渔 徐仲年 
可读性背后的意义偏离——从蓝诗玲英译《阿Q正传及其他中国故事——鲁迅小说全集》谈起被引量:5
《翻译论坛》2015年第2期50-55,共6页曹新宇 甄亚乐 杜涛 高小雅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文化精品课题(外语类)”(项目编号13sskyjwhw-34);“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1410307064)的资助
西方汉学家翻译中国文学作品拥有母语国的语言和审美优势,其译文往往比中国翻译家的译文更受读者欢迎。然而西方汉学家翻译时对'可读性'或'通顺'的过度偏重往往会导致原作意义的偏离和损害。本文以英国汉学家蓝诗玲所译《阿Q正传及其他...
关键词:汉学家 鲁迅小说 可读性 意义偏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