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文

作品数:2876被引量:2891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春阳聂志平胡全章邓伟高玉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学评论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沈从文20年代小说中的“地域方言运用”困境
《文学评论》2024年第3期97-105,共9页王佳帆 
沈从文20年代小说中“地域方言运用”的困境有两方面:第一,在创作层面,沈从文初登文坛就已经意识到用汉字模拟地域方言的困难。但是沈从文也深知地域方言对文学作品艺术价值的帮助,坚持在小说中试验地域方言;第二,在商业的文学市场接受...
关键词:沈从文 现代小说 现代白话文 地域方言 大众语 
现代佛教中的“语体文”观念与五四白话文运动被引量:3
《文学评论》2023年第1期90-97,共8页谭桂林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现代中国佛教文学思想史文献整理与研究”(22AZW02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太虚肯定禅宗文学创造出的“语体文学”是“极优美”的文学,梁启超指出佛经的语体文是一种“组织的解剖的文体”,现代佛教中的这些语体文观念为五四白话文运动的诠释确立起了一种中国主体性的话语空间。现代白话佛经的广宣流布为五四白...
关键词:语体文 佛教文学思想 白话文运动 
“新人”归旧学——民国留美学生张彭春的国学书目和作文训练
《文学评论》2022年第1期161-169,共9页张诗洋 
新发现的张彭春日记详细记载了20世纪20年代张彭春留美归国后的国学阅读史。这不仅是个人读书、写作历程的真实记录,亦反映了一批寝馈于西洋文化的留学生,在趋新与守旧思潮并存时期的精神蜕变。张彭春中文表达水平低于英文,他甚至因此...
关键词:张彭春 阅读史 国学书目 白话文 旧学 
“声”之探求:鲁迅白话写作的起源被引量:12
《文学评论》2018年第3期104-114,共11页季剑青 
鲁迅早年曾以白话翻译小说《月界旅行》和《地底旅行》,此后十多年间一直用文言从事著译,至1918年发表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是为新文学的第一篇小说创作。鲁迅决然采用白话写作,固然有配合新文化运动的"听将令"的因素,然亦有其内...
关键词:鲁迅 声音 心声 白话文 
“中国文艺复兴”晶石上的西方异彩——胡适“白话文运动”与但丁《论俗语》之相似鹄的被引量:2
《文学评论》2016年第6期50-58,共9页肖剑 
教育部青年社科基金项目“塞涅卡《道德书简》研究”(项目号:11YJCZH196)成果
胡适素来将自己倡导的新文学运动阐释为"中国的文艺复兴"。随着近年来学界对新文学与新文化运动的重新定位,一些学者质疑欧洲文艺复兴与这场民族文化运动的比附关系。有学者认为,胡适的新文学理论不过是在误读欧洲文艺复兴史及俗语发展...
关键词:胡适 但丁 白话文运动 《论俗语》 
基督教大学里的新文学:“五四”时期圣约翰大学的国文教育改革初探被引量:1
《文学评论》2016年第3期141-151,共11页凤媛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民国时期基督教大学的文学教育与新文学的关系研究:1911-1937(14CZW057);上海市教育科学市级项目(B13010)阶段性成果
素来以英语教育著称的圣约翰大学进入20年代后,开始以国文教育改革作为追求基督教教育"本色化"的重要途径。在这其中,校长卜舫济及校方在传统文学和新学制国语课程标准之间的调和与平衡,国文部主任孟宪承从教育学的实践角度对"五四"时...
关键词:新文学运动 教育改革 圣约翰大学 何仲英 卜舫济 钱基博 现代中国文学史 文部 国文教学 白话文运动 
欧化白话文:在质疑与试验中成长被引量:7
《文学评论》2014年第6期104-112,共9页王本朝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中国现当代文学制度史"(批准号:11AZD064)的阶段性成果
新文学革命以白话文运动为开端,口语化和欧化是白话文变革的主要路径。作为现代语言和思想的凭藉,白话文的欧化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但同时也面临着不同声音的批评和质疑。新文学倡导者不断论证欧化的可行性与合法性,阐释白话文欧化的意义...
关键词:白话文运动 欧化 质疑 新文学革命 成长 试验 现代语言 汉语表达 
文学革命时期的“国语”与“白话”——以胡适与黎锦熙为中心被引量:5
《文学评论》2012年第4期134-143,共10页徐钺 
本文试图通过对以胡适为代表的"文学革命"的参与者及以黎锦熙为代表的"国语运动"的参与者的历时言论和事后追述进行考察,说明:在五四时期的"文学革命"中,是由"白话"和"白话文学"作为核心的,在历时进程中,它逐渐借助了"国语"和"国语运动...
关键词:文学革命 白话文学 “国语” 黎锦熙 革命时期 胡适 国语运动 话语资源 
传教士汉文小说与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被引量:7
《文学评论》2011年第1期57-62,共6页宋莉华 
上海市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S30403);上海市高校创新团队"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成果
在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中,西方文化的强力介入是一个直接诱因和不可或缺的异质文化资源。西方来华传教士用中文撰写或译述了大量小说,意在宣教,却同时也将西方的文学及其文学技巧引入中国。这些作品呈现出中西调和的文学形态,对中国文化...
关键词:来华传教士 中国文学 汉文小说 变革 近代 中国儿童文学 白话文写作 西方文化 
三个遮蔽:中国古代文章学遭遇“五四”被引量:31
《文学评论》2010年第4期18-23,共6页王水照 朱刚 
中国古代文章学在"五四"时期遭遇沉重的打击,严重影响了这一学科的建构与发展进程。文言文被白话文所代替,中国民族文化的深厚积淀受到忽视;"杂文学"观念被"纯文学"观念所代替,而无法真正把握中国文学史的民族特点。清末民初一大批文话...
关键词:中国民族文化 “五四”时期 文章学 古代 中国文学史 遮蔽 民族特点 白话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