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化

作品数:410被引量:656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胡健王岳川张法吴世雄乐黛云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众文化视域下中日治愈系文化比较研究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5年第4期143-147,共5页杨丽娟 丁瑾瑾 
2021年度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约翰·菲斯克大众文化理论视域下的中日治愈系文化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21XJSK02)。
治愈系文化产生于日本泡沫经济崩溃时期,并于21世纪初传播至我国。近年来,我国产生了许多包含治愈系元素的影视、短视频等文化产品,成为一种典型的流行文化。研究治愈系文化有助于了解当前中国青年文化的特点和传播路径,有助于引导其健...
关键词:治愈系 大众文化 亚文化 比较文化 文化产品 文化特征 
比较文化视角下唐诗在德国的传播与影响
《时代人物》2023年第4期7-9,共3页王美蕲 何娟娟 马艺格 沈冰悦 邸政峰 
2021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支持项目(202210172E002)。指导教师:刘颖,教授
作为中国文化瑰宝,唐诗自19世纪就被陆续翻译并传入德国。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和中德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研究德译唐诗的传播与接受可以为当下和未来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提供现实参考和有益借鉴,在学习和工作中积极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唐诗 德语翻译 传播与影响 比较文化 
中泰新年文化对比研究
《文化产业》2023年第1期55-57,共3页邓可昕 
中泰两国历来关系密切,两国文化随时代发展不断融合渗透。新年文化是两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和了解两国新年文化能推动中泰文化的进一步交流。现通过文献考证和比较文化学的方法,从中泰新年文化的历史起源、传统习俗、饮食...
关键词:比较文化学 宋干节 传统民俗 文献考证 饮食文化 传统习俗 泼水节 交流与影响 
比较文化阐释学方法论被引量:2
《孔学堂》2022年第3期4-13,I0004-I0014,共21页安乐哲 赵延风(译) 温海明(译审) 
本文从杜威关于直接经验的预设出发,阐述我的比较文化阐释学方法论。在比较文化阐释学领域,随着对一个尚未理解的传统中所包含的不同寻常的文化预设探究的深入,我们对自身哲学预设理解的自觉性也日益增强。这种通过其自身术语来理解某...
关键词:阐释学 伽达默尔式“成见” 客观性 直接经验主义 过程宇宙论 
比较文化学的可视化设计教学研究
《艺术教育》2022年第5期163-166,共4页李洁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名称“东寻西觅——比较文化学的可视化设计教学研究”,课题编号:2021SCG388。
自“西学东渐”以来,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对话就连绵不断,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其重要特征就是东西方民族处于共同发展的新起点。将不同的文化形态进行对比研究,通过信息可视化设计来呈现,采用通用的视觉语言如同有效的翻译打破对话的鸿沟,...
关键词:比较文化学 可视化设计 教学研究 
疾病界定与医疗选择——“医学化”概念建构的反思被引量:2
《天府新论》2022年第1期91-98,共8页张震 
“医学化”意指“非医学问题被界定为医学意义上的疾病问题或障碍问题并加以治疗的过程”,它的提出和发展是对现代科技理性的反思,哈贝马斯的技术批判思想、福柯的权力谱系学以及科学知识社会学均是其思想基础。医学化研究强调疾病的社...
关键词:医学化 社会建构主义 比较文化 社会互动 
《舞姬》与《伤逝》悲剧的文化成因研究被引量:1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119-122,共4页肖芷玥 
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和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中国,都存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与融合的现象。这种碰撞与融合有力地推动了思想进步和社会发展,但也产生了诸如社会焦虑等现象。通过比较,研究了《舞姬》和《伤逝》悲剧的文化成因,即东西方文化碰撞与...
关键词:《伤逝》 《舞姬》 比较文化 文化碰撞 心理归因 
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中西文化比较研究--评《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
《语文建设》2021年第15期I0006-I0006,共1页肖一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各地间的贸易往来和人员流动更加密切,引发了不同文化间的频繁碰撞与交流,这使得跨文化研究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比较文学,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和跨时代的文学研究,在新时代背景下应...
关键词:比较文学 中西文化比较 多元文化视野 跨文化研究 跨时代 重要性和紧迫性 新时代背景下 跨学科 
“第二自然”:古典文学研究的新方法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21年第2期150-156,共7页秘秋桐 
白根治夫在《日本的四季文化:自然、文学和艺术》中提出了"第二自然"的理论,系一种区别于原生自然界的、经由人类重构或再绘的自然现象,既为人类世界的延伸,亦为对原生自然的替代和补充。笔者将着力剖析该理论中存在的长时段理论、人文...
关键词:第二自然 四季文化 古典文学 比较文化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经典《园冶》在海外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5期47-60,共14页金学智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建设研究基地吴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项目(2018ZDJD-B018)。
以比较明末两部经典《园冶》《天工开物》的悲剧性出版及“被海外”的传播历程为序引,从接受美学视角考察和归纳《园冶》在海外影响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重点考察其特殊性:日本的接受表现为珍藏、传抄、解说,同时作版本学的收藏轨迹考;欧...
关键词:《园冶》 海外 比较文化学 接受美学 版本学 “海外中国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