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史辨》

作品数:122被引量:252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越张京华罗志田吴锐王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顾颉刚与民间文学及其成就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60-67,共8页陈岸峰 
在新文化运动期间,顾颉刚在《古史辨》中发表了一系列关于《诗经》渊源的崭新阐释。此外,他又对一系列民间文学进行了挖掘与整理,此中对孟姜女故事与《山歌》《吴歌》等歌谣选本的发现及出版,乃一宏大的拓荒工作。以上材料,既充实了胡...
关键词:顾颉刚 白话文学史 《古史辨》 歌谣 民间故事 
《尧典》“观象授时”的知识溯源与流传层次
《文史知识》2024年第2期11-18,共8页赵培 
《尚书·尧典》,顾额刚先生认为其为战国秦汉间的伪作(参《论《今文尚书》著作时代书》《古史辨》)。屈万里先生定其成篇时间在孔子之后,孟子中晚期以前(参《尚书集释》)。陈梦家先生认为出自战国人之手(参《尚书通论》)。三家皆留心于...
关键词:古史辨派 《尧典》 屈万里 战国秦汉 陈梦家 《尚书·尧典》 《古史辨》 观象授时 
中国有“夏”吗?二里头遗址里有答案
《山海经》2023年第22期46-51,共6页项木咄 
1959年,71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旭生,带队奔赴河南的登封、禹县、巩县、偃师进行考古调查。他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寻找传说中的夏都。二里头文化是不是夏文化?自1926年顾颉刚出版《古史辨》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疑古运动...
关键词:二里头文化 考古调查 二里头遗址 夏文化 顾颉刚 中国科学院 夏朝 《古史辨》 
疑古与释古 --“历史层累说”与“历史创生论”的反与合被引量:1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50-57,共8页胡镓 程庭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2&ZD293)。
顾颉刚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历史层累说”,认为经书所载的古史混杂了神话和传说,以及历代诸生对史料有意的作伪,造成“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愈长”“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等问题。因此,需要将这些伪史辨别并清除,还历史...
关键词:沃格林 顾颉刚 《天下时代》 《古史辨》 历史创生论 
《四库全书总目》纠弹“以诗法解《诗经》”发微——兼及经典与时代的互动关系
《北京社会科学》2023年第6期68-77,共10页辛智慧 
《四库全书总目》对晚明士人“以诗法解《诗经》”的风气严加痛斥,认为不过是簸弄聪明,终将变圣经为小品。馆臣对原本奠定天人秩序的“诗教”大义,包括讲筵启沃、引经筹今等经世内涵,均自有体会,但却因乾隆朝的政治环境而不敢正面发扬,...
关键词:《四库全书总目》 《诗经》 《古史辨》 诗教 歌谣总集 
“古史辨运动”的重心转向及其原因探析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3年第1期131-143,共13页王红霞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古史辨运动”,是在新史学思潮广泛传播的情况下,引发的一场由对中国上古史的怀疑而推广到疑古辨伪的探讨。在十五年的历程中,“古史辨运动”发生了转向,主要表现在由“不胫走天下”到“竟无反声”、由“清算古书古...
关键词:古史辨运动 重心转向 《古史辨》 顾颉刚 
《史记》的疏误与义例——以“赤帝子”斩蛇故事为中心
《史林》2023年第2期74-85,218,共13页尉雯琪 
《史记》载有刘邦斩蛇故事,号称“赤帝子”杀“白帝子”。这则材料自“古史辨”时代以来就颇受关注。研究者通常在“五德终始”或“五方色帝”的框架下对此进行解读,但二者均有矛盾不合之处。至于刘邦为“赤帝子”的原因,也并非他起兵...
关键词:赤帝子 五方色帝 五德终始 《古史辨》 《史记》 义例 
《野有死麕》:山村恋歌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2年第6期74-79,共6页刘毓庆 
在《诗经》三百篇中,最具有社会学价值的恐怕要数《召南·野有死麕》了,这也是最早进入现代史学家研究视野的一首诗,在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古史辨》第三册中,就有一组文章专门对此诗进行了讨论。这首诗的原文如下:野有死麕,白茅包之。...
关键词:三百篇 野有死麕 社会学价值 召南 《诗经》 《野有死麕》 《古史辨》 有女如玉 
现代中国困境的全球背景:疑古还是信古(下)
《国学学刊》2021年第4期124-134,138,共12页 李秋红(译) 
文章主要讨论疑古思潮的背景、影响和代价。疑古思潮有很强的政治目的,即利用学术批评的权威推翻作为当时中国"保守派"精英分子信念基石的正统"儒家"历史观。《古史辨》的发起者和编辑者顾颉刚声称他的思想完全来自一位中国人并完全符...
关键词:《古史辨》 顾颉刚 疑古思潮 中国古史 新文化运动 政治与学术 
现代中国学术困境的全球背景:疑古还是信古(上)被引量:1
《国学学刊》2021年第3期113-140,144,共29页鲁道夫·G·瓦格纳 李秋红(译) 
文章主要讨论疑古思潮的背景、影响和代价。疑古思潮有很强的政治目的,即利用学术批评的权威推翻作为当时中国"保守派"精英分子信念基石的正统"儒家"历史观。《古史辨》的发起者和编辑者顾颉刚声称他的思想完全来自一位中国人并完全符...
关键词:《古史辨》 顾颉刚 疑古思潮 中国古史 新文化运动 政治与学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