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传

作品数:1589被引量:1939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林忠军刘大钧梁韦弦廖名春唐纪宇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北京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君子之德及其当代启示——以孔子《易传》为中心的考察
《人民周刊》2024年第9期60-61,共2页石柳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明确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任务和使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
关键词:立德树人 理想道德人格 育人工作 大学生德育 教育公平 素质教育 《易传》 规划设计 
朱震的六十四卦相生卦变理论结构及其问题
《周易研究》2019年第5期14-20,41,共8页孙逸超 
本文首先澄清了十二辟卦到六十四卦相生的二元卦变理论结构,其次揭示了朱震在解释经传文字中基于相生图的两种卦变模式,一是"自某卦来"和"某卦之变"的二元结构,二是一爻变动原则,同时基于这些理论结构和原则重新理解了朱震对虞翻卦变理...
关键词:朱震 汉上易传 六十四卦相生卦变 卦变图 
孔子好《易》和追寻“德义”考论——以帛书《易传》中的“子曰”之言为中心被引量:2
《河北学刊》2019年第4期43-53,共11页王中江 
孔子晚年以浓厚的兴趣研习《周易》的事实及其原因,通过帛书《易传》带来的新信息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印证。孔子通过《易》爻辞对德义的追寻表明,其对《周易》的探索主要不在于占筮和预知人生的祝福吉凶,而在于从中追寻天道、道德和仁义...
关键词:孔子 德义 易传 子曰 追寻 
儒学与“终极关怀”——以《论语》《易》《庸》为中心
《人文论丛》2017年第2期3-10,共8页张学智 
在启蒙心态深入人心,科技思维席卷一切,工具理性大行其道,人的心智被利益和竞争所占据的现代社会,宗教将以何种形式存在?这个问题是每一个认真对待人的现存状况、探寻人的本质和意义的思想者必须严肃思考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不能...
关键词:宗教信仰 形上学 主导地位 分析哲学 蒂里希 《易传》 终极关怀 
程朱解易体例之比较——以“卦义”之解释为中心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7期35-39,共5页师瑞 
朱子的《周易本义》是在程子的《易传》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二者关系非常密切,但二者的区别也很显著。朱子对《周易》的解释是基于程子并且有所超越,其体例更加完备,其义理更加圆融。这实际上与朱子把《周易》看做卜筮之书的观念是分不...
关键词:《周易本义》 《程氏易传》 卦义 解释体例 
宋代易学中的数字五——以朱震为中心
《周易研究》2016年第1期49-56,共8页李震 
宋代易学中,小衍之数、河洛中五之数、五方五位之数均与数字五有关。朱震所谓小衍之数,系叁天两地之数,其说主要承张载而来,小衍之名可能得自《关氏易传》或邵雍。朱熹所谓河洛中五之数,在关于叁两、大衍之数和体用结构的思考上与朱震...
关键词:《周易》 《汉上易传》 小衍之数 朱震 朱熹 
禹蹟考 《禹贡》讲授提纲被引量:8
《中国文化》2014年第1期57-79,共23页李零 
中国经典,天文祖《尧典》,地理宗《禹贡》,《易传》道阴阳,《洪范》序五行,对中国思想影响至深。它们除《易传》附於《易经》,皆在《尚书》中,《禹贡》居其一。中国古代天下观,最初的表述就是《禹贡》九州。
关键词:《禹贡》 提纲 讲授 中国思想 《易传》 《尧典》 《洪范》 《易经》 
两汉十翼称经考
《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2013年第1期89-101,共13页朱天助 
本文综考传世易类文献,认为秦汉存有各类《易传》,儒生唯将当时公认的孔子或述或作的《易传》定为《经》,故引其文可称《经》。十翼与其他类《易传》内容上有暗合处,但两者可能分属不同性质的书。十翼远自先秦,汉时称《经》,地位非他书...
关键词:十翼 易传 纬书 杂卦 佚书 
《程氏易传》刊编中的两个问题被引量:1
《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2013年第1期119-131,共13页谷繼明 
《程氏易传》经尹和靖与杨龟山传承后,到朱熹与吕祖谦那里。吕祖谦利用自家所藏尹和靖本,校以朱熹本,重新刻了《程氏易传》的定本。此后不久,陈亮又刻了'小本'的《程氏易传》。此间东莱、朱子、陈同甫、潘叔度商讨的过程可谓反复,需要...
关键词:程氏易传 吕祖谦 朱熹 道学 系辞精义 
《易传》对戴震《原善》的影响被引量:1
《周易研究》2013年第2期41-47,共7页李畅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孟子>与清代学术研究"(11CZX035)
《易传》对戴震《原善》在义理和话语两方面都具有明显而深刻的影响。《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与"一阴一阳之谓道"分别为程朱和戴震建立各自的本体论提供了话语支撑。程朱与戴震从各自的哲学立场出发,对《系辞》的"继...
关键词:《易传》《原善》 一阴一阳 形而上下 继善成性 生生 易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