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传

作品数:1589被引量:1939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林忠军刘大钧梁韦弦廖名春唐纪宇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易》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邓定宇良知之学的《易》《庸》导向
《江汉论坛》2024年第9期80-86,共7页欧阳祯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专项学术团队项目“钱绪山学派、龙溪学派与近溪学派文献整理及思想研究”(22VJXT001)。
邓定宇是王阳明再传弟子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其良知之学的《易》《庸》导向是上承阳明、龙溪的相关思想而来的提升与发展。之所以有这样的路径,不仅是此前《周易》和《中庸》在中唐以后,特别是宋明理学中一浪高过一浪的影响,而且也与邓...
关键词:邓定宇 颜子之学 《易传》 《中庸》 未发之中 
帛书《易传·昭力》“比卦六十有二”解
《江海学刊》2024年第3期162-162,共1页蔡卓 
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易传·昭力》第三章有:“子曰:‘士数言数百,犹有所广用之,况于《易》乎?比卦六十有二,终六合之内,四勿之卦,何不有焉?’”(裘锡圭:《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叁)》,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152页)受限于早期的整理条件...
关键词:长沙马王堆汉墓 马王堆汉墓帛书 昭力 易传 裘锡圭 中华书局 《易》 赵建伟 
帛书《易传》天道观研究--兼论荀子与《易》的关系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12-18,共7页赵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2018VJX003)。
“天道”是帛书《易传》重点讨论的主题之一,特征是自然化。《二三子问》篇言“与天道始”,《要》篇以日月星辰和阴阳言“天道”,皆与“天时”义近。《缪和》篇进一步说:“凡天之道,一阴一阳,一短一长,一晦一明”,此“天之道”作为宇宙...
关键词:帛书《易传》 天道观 荀子与《易》 
《周易》《略例》宋乾道刻本的递藏考述
《荣宝斋》2023年第2期240-255,共16页张国清 刘树胜 
王弼《易》学研究的代表作,是他与韩康伯合注的《周易注》。王弼所作《周易注》,包括《易经》全部及《易传》的《文言》《彖辞》《象辞》部分,共六卷;韩康伯承继王弼《周易注》,补注了《系辞》《说卦》《序卦》《杂卦》三卷,与王注合为...
关键词:《周易注》 《易》学 韩康伯 《系辞》 《易传》 
马王堆《易传·系辞》篇的形成与抄写
《复印报刊资料(哲学文摘)》2021年第4期50-52,共3页 曹峰(译) 
《系辞》篇,在马王堆《易传》六篇中位于第二篇。《系辞》篇编集成书的目的,就是通过撰写一篇新的解释,把原来仅为占箍专书的《易》,变得既能够包摄旧有的占箍要素,同时又能将其拉向儒家,使之道德化。包含《系辞》篇在内的马王堆《易》...
关键词:《系辞》 汉文帝 马王堆三号汉墓 抄写年代 《易传》 道德化 《易》 
《四库》大典本《用易详解》二题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1年第1期261-265,共5页张玲莉 
北京师范大学2020年度大成国学基金研究生奖学金资助
《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总目》)梳理易学之流变,指出"再变而李光、杨万里,又参证史事,《易》遂日启其论端"^(①),有的学者以为"以史证《易》"的做法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总目》所言不够准确。^(②)但必须承认,"以史证《易》"发...
关键词:《诚斋易传》 春秋战国时期 《四库全书总目》 多所发明 经史关系 《易》 史证 杨万里 
《东坡易传》与苏轼的道家政治观
《中国苏轼研究》2019年第2期25-34,共10页梁博宇 
苏轼的思想内涵极为广博,兼及儒、道、释诸家思想,而又能融会贯通,用舍自如。其中,道家思想占据了相当重要的部分。在讨论苏轼的思想时,学界的着眼点往往局限于苏轼的文学作品,乃至章表奏议等行政文书,而对苏轼的哲学巨著《东坡易传》...
关键词:《东坡易传》 道家思想 融会贯通 行政文书 《易》 苏轼 文学作品 
孔子好《易》和追寻“德义”考论——以帛书《易传》中的“子曰”之言为中心被引量:2
《河北学刊》2019年第4期43-53,共11页王中江 
孔子晚年以浓厚的兴趣研习《周易》的事实及其原因,通过帛书《易传》带来的新信息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印证。孔子通过《易》爻辞对德义的追寻表明,其对《周易》的探索主要不在于占筮和预知人生的祝福吉凶,而在于从中追寻天道、道德和仁义...
关键词:孔子 德义 易传 子曰 追寻 
《东坡易传》融会儒释道三教思想的治《易》特色被引量:1
《世界宗教文化》2018年第4期93-97,共5页谢炳军 
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易学思想与儒释道文化融合"(项目编号:16ZXA00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六经认知视野下<易传>思想的生成"(项目编号:2017M610794)的阶段性成果
苏洵、苏轼、苏辙父子共同完成的《东坡易传》是易学史上的重要著作。在保持儒学底色的基础上,"三苏"与僧人的交游、论学等经历,使《东坡易传》显示出积极吸收佛学思想的学术品质,而"三苏"也受到了道家、道教思想的深刻影响,主动地化用...
关键词:三苏 《东坡易传》 《周易》 儒释道 
儒学与“终极关怀”——以《论语》《易》《庸》为中心
《人文论丛》2017年第2期3-10,共8页张学智 
在启蒙心态深入人心,科技思维席卷一切,工具理性大行其道,人的心智被利益和竞争所占据的现代社会,宗教将以何种形式存在?这个问题是每一个认真对待人的现存状况、探寻人的本质和意义的思想者必须严肃思考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不能...
关键词:宗教信仰 形上学 主导地位 分析哲学 蒂里希 《易传》 终极关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