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作品数:11798被引量:13591H指数:4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王银泉李茂西班班多杰杨全红黄国文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历史地理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阿尔根拜
《民族翻译》2023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阿尔根拜,男,哈萨克族,1941年12月出生,新疆布尔津人,中共党员,译审,1962年毕业于新疆可可托海矿冶学校,同年9月参加工作,曾任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哈萨克语文室主任。
关键词:终身成就奖 中共党员 哈萨克族 阿尔 语文 获得者 
《1627年澳门通官、通事暨蕃书章程》译文及考释
《海洋史研究》2022年第2期239-253,共15页卢春晖 
《1627年澳门通官、通事暨蕃书章程》(以下简称《章程》)现存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简作“甲本”)抄件现存于葡萄牙阿儒达图书馆(Biblioteca da Ajuda)“耶稣会士在亚洲”档案(Jesuítas naÁsia),原题为“Regimento do Linguada Cidade...
关键词:《章程》 耶稣会士 蕃书 图书馆 通事 档案 葡萄牙 澳门地区 
儒家君主观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以儒经译文为中心
《国际汉学》2022年第2期19-24,M0004,共7页 
耶稣会传教士们通过翻译儒经向欧洲介绍了中国具有的不一样的君主形象。他们的初衷是通过研究中国价值观和历史观来传播基督宗教,然而他们的翻译手法基本是建立在基督宗教价值观的基础上的。另一方面,一些耶稣会士引入孟子的革命观等概...
关键词:耶稣会士 儒经 儒家君主观 法国大革命 中国学 
《奔流》译文与鲁迅1930年代对革命文学的探索被引量:1
《鲁迅研究月刊》2021年第11期33-42,共10页范国富 
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鲁迅与‘托尔斯泰主义’对话关系研究”(19XJC751002);重庆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鲁迅杂文与其‘立人’思想关系研究”(18XWB012)阶段性成果。
在"革命文学"论争^(①)的历史背景下,鲁迅与郁达夫合作,于1928年6月在上海推出了《奔流》杂志。鲁迅亲自主持《奔流》的编辑工作,从刊物内容到插图的选择、封面的装帧,无不沁透着鲁迅的心血。《奔流》的创办"是鲁迅的一生之中,对中国文...
关键词:革命文学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刊物内容 《奔流》 郁达夫 后半生 鲁迅 历史背景 
从美英报刊视角看中国抗战——以《时与潮》时论译文为中心的考察(1937—1939)
《安徽史学》2021年第5期94-103,共10页郭奇林 
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资助项目——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全面抗战期间美英等国对中日战争走向的舆论观察研究”(17JDSZK078)的阶段性成果。
全面抗战初期,美英媒体及其观察人士对中国将取得抗战胜利的前途做出强烈的预判。其时,正值中国在反抗日本侵略的斗争中,于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结构乃至社会思想上发生重大转变的时期。考察这一与其时中日战况相反的舆情及其深层原因...
关键词:抗日战争 美英舆论 《时与潮》 观察 
文化“走出去”视域下的博物馆文物翻译--国内博物馆优秀翻译文本示例
《北京文博文丛》2020年第4期95-102,共8页张靓 
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青年骨干个人)项目:中华文化“走出去”视野下博物馆文物翻译策略及其接受与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17000020044G154)成果。
以对外文化宣传和对外文化交流为主要内容的文化“走出去”是现阶段我国的重要文化发展战略。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有利于加强国际话语权,树立国家对外形象,提高自身的文化影响力,阐释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博物馆作为文物的收藏和展示单位...
关键词:文化发展战略 对外文化交流 文化影响力 跨文化传播 文化凝聚力 对外传播 国家文化软实力 中华文化 
李大钊作“列宁履历”译文底本考被引量:6
《党史研究与教学》2020年第5期103-112,共10页王磊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共产党早期基层党员群体传播马克思主义研究”(17CDJ004)的阶段性成果。
1921年7月1日,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的"列宁履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一篇重要文献。关于这篇"列宁履历"究竟是作文还是译文,学界追问较少。经考证,李大钊作"列宁履历"不仅是译文,而且至少是对三部(篇)英文文献相关内容...
关键词:李大钊 列宁履历 欧美传播渠道 
梁启超与晚清文学翻译被引量:5
《文学评论》2020年第3期151-159,共9页胡全章 
河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培育计划“中国近代文学”(项目编号2019CXTD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晚清时期,梁启超以卓有号召力的理论倡导和极具示范效应的文学翻译活动,一举确立了文学翻译的崇高地位,引发了域外文学的翻译热潮。在小说翻译界,梁启超赋予小说翻译输入文明、改良群治的历史使命,创设稿酬制度,大力提升小说(翻译)家的...
关键词:梁启超 文学翻译 翻译文体 改良文言 改良白话 
林语堂早期(1914~1928)汉译活动研究--以期刊译文为中心
《闽台文化研究》2020年第1期93-102,共10页陈智淦 
国内学术界长期忽视林语堂"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的重要贡献。林语堂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的大量单篇汉译文章是其汉译活动研究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林语堂在三个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对其在1914至1928年期间从...
关键词:林语堂 期刊 汉译活动 翻译动机 
讲好小平故事 做好红色文化传播者——记四川省“金熊猫”奖先进个人张译文
《四川党的建设》2019年第12期70-71,共2页陈贤凤 
一身简洁的黑色连衣裙,扎着干练的马尾,初见邓小平故里管理局讲解员张译文时,觉得这位从业十年的'80后'讲解员与其他讲解员并无差别。但这位貌似平常的广安姑娘却比一般讲解员多了两份殊荣:四川省'金熊猫'奖先进个人、首届全国红色故事...
关键词:先进个人 四川省 红色文化 传播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