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俊峰

作品数:67被引量:1102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茶叶绿茶茶树鲜叶茶氨酸白茶更多>>
发文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农产品加工》《茶叶科学》《食品与发酵工业》《饲料工业》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代谢组学的不同贮藏年份紧压寿眉白茶化学成分分析
《食品科学》2025年第7期217-228,共12页孙若璠 高健健 周丹阳 谭俊峰 林智 戴伟东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LR23C160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172630)。
为探明贮藏时间对紧压寿眉白茶内含物变化规律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的代谢组学方法,对不同贮藏年份(2020—2009年)紧压寿眉白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共鉴定出148种化合物,包括儿茶素类12种、二聚...
关键词:年份白茶 贮藏 N-乙基-2-吡咯烷醇取代黄烷醇类化合物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联用 代谢组学 
基于代谢组学的绿茶热加工过程中化学成分变化规律解析被引量:2
《食品科学》2024年第12期165-175,共11页于帅 许继业 胡争艳 高健健 陈丹 谭俊峰 林智 戴伟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172630);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项目(LGN21C160012);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LR23C160002)。
为探究高火功绿茶品质的形成机理,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轨道阱质谱代谢组学方法对绿茶加工过程样进行分析,重点关注杀青、干燥和焙火等热加工过程中化学成分差异及变化规律。在绿茶不同热加工过程样中共鉴定出125种化合物,包括10...
关键词:绿茶 热加工过程 代谢组学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化学成分 
竹沥茶化学成分及其体外生物活性
《食品研究与开发》2024年第8期125-132,138,共9页许继业 彭佳堃 高健健 李亚隆 孙若璠 易景波 匡蓓 戴伟东 谭俊峰 林智 
横向技术服务项目(TRIKJ2021106、TRIKJ2022123)。
以火炙竹沥、竹沥茶等为研究对象,探究在茶叶制作过程中添加火炙竹沥对茶叶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等方法分别对竹沥、竹沥茶和足炕叶的香气(挥发性)成分和水溶性(非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从...
关键词:竹沥  香气 滋味 血糖 血脂 
代表性黄白化品种扁形绿茶化学品质特征解析被引量:3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3年第6期240-246,共7页许继业 彭佳堃 蔺志远 戴伟东 谭俊峰 林智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Y2020PT08-2)。
目的探究不同黄白化品种扁形绿茶主要化学成分差异及其汤色、滋味特征。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ry,UPLC-TQ-MS)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
关键词:白化 黄化 扁形绿茶 色差 滋味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 
提香温度对绿茶(香茶)干燥效能及风味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5
《食品科学》2020年第23期153-158,共6页蔺志远 施江 谭俊峰 林智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AAS-ASTIP-2017-TRICAAS);“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8YD0700500)。
提香(干燥)温度是香茶干燥工艺的核心参数。本研究采用不同的干燥温度(90、110、130℃和150℃)对茶叶物料进行干燥提香处理。在干燥过程中连续监测在制品含水率和叶片温度的变化情况,并在干燥结束后对干燥效能和风味品质等进行分析。结...
关键词:干燥 温度 含水率 能耗 香气成分 风味 
基于柱前衍生化GC-MS的炒青绿茶加工过程中初级代谢物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8
《茶叶科学》2019年第3期297-308,共12页陈美 戴伟东 李朋亮 朱荫 陈勤操 杨艳芹 谭俊峰 林智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CAAS-ASTIP-2014-TRICAAS)
茶叶中的一些初级代谢产物前人研究较少,为了探明在炒青绿茶加工过程中这些初级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本研究以龙井43品种为原料制作了炒青绿茶,并采用了基于柱前衍生化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其进行测定。结果共鉴定出60种化合物...
关键词:炒青绿茶 衍生化 气质联用(GC-MS) 初级代谢产物 
不同产地香茶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分析被引量:27
《食品科学》2017年第22期184-191,共8页张悦 朱荫 叶火香 谭俊峰 刘林敏 吕海鹏 俞燎远 林智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23);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CAAS-ASTIP-2014-TRICAAS)
为了更加系统和全面地了解香茶的品质特征,分析比较来自浙江省松阳、遂昌和武义3个不同香茶主产地的香茶样品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氨基酸组成以及香气成分组成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香茶样品中的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咖啡碱、...
关键词:香茶 化学成分 香气成分 含量 差异 
黄酮醇糖苷与茶树品种适制性关系被引量:5
《食品科学》2017年第16期104-109,共6页戴伟东 解东超 吕美玲 谭俊峰 李朋亮 吕海鹏 林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1500561);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CAAS-ASTIP-2014-TRICAAS);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1610212016008);国家现代农业(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23)
对不同加工适制性的18个茶树品种春季茶叶中10种黄酮醇糖苷进行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检测,并计算了葡萄糖苷化黄酮醇与半乳糖苷化黄酮醇的比值。结果发现相比于适制绿茶的茶树品种,适制红茶品种茶叶中黄酮醇葡萄糖...
关键词:茶叶 品种适制性 黄酮醇糖苷 葡萄糖苷 半乳糖苷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基于LC-MS的紫娟烘青绿茶加工过程中花青素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20
《茶叶科学》2016年第6期603-612,共10页解东超 戴伟东 李朋亮 谭俊峰 林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00561);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CAAS-ASTIP-2014-TRICAAS);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23)
优化建立了紫娟烘青绿茶中花青素的酸性乙醇提取方法和14种花青素组分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分析方法,并进一步对烘青绿茶加工过程中花青素组分的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紫娟烘青绿茶中,共检测到9种花青素成分...
关键词:紫娟 烘青绿茶 花青素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加工过程 
杀青方式对夏季绿茶化学成分及滋味品质的影响被引量:52
《茶叶科学》2016年第1期18-26,共9页祁丹丹 戴伟东 谭俊峰 彭群华 张悦 林智 
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CAAS-ASTIP-2014-TRICAAS);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23)
杀青是绿茶加工的关键工序,对绿茶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为探究杀青方式对夏季绿茶化学成分及滋味品质的影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对微波杀青、滚筒杀青、蒸汽杀青3种杀青方式加工后的夏季绿茶进...
关键词:夏季绿茶 杀青方式 滋味 化学成分 液质联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