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伟东

作品数:33被引量:419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茶叶白茶代谢组学化学成分绿茶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食品科技》《茶叶科学》《纺织学报》《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代谢组学的不同贮藏年份紧压寿眉白茶化学成分分析
《食品科学》2025年第7期217-228,共12页孙若璠 高健健 周丹阳 谭俊峰 林智 戴伟东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LR23C160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172630)。
为探明贮藏时间对紧压寿眉白茶内含物变化规律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的代谢组学方法,对不同贮藏年份(2020—2009年)紧压寿眉白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共鉴定出148种化合物,包括儿茶素类12种、二聚...
关键词:年份白茶 贮藏 N-乙基-2-吡咯烷醇取代黄烷醇类化合物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联用 代谢组学 
茶树γ-氨基丁酸代谢途径对早期茶尺蠖取食为害的响应
《茶叶科学》2024年第5期816-830,共15页孙娟 陈慧 刘关华 张瀚 黄福印 王玉玺 王诺 保德孟 施江 戴伟东 陈健 付建玉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CAAS-ASTIP-2014-TRICAAS)。
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为害会诱导茶树释放大量挥发性代谢物,这些代谢物作为重要信号物质在趋避害虫或吸引天敌方面的研究已被广泛报道,但茶尺蠖为害对茶树叶片中非挥发性代谢物质空间变化的影响及其作用尚不清楚。以茶树叶片...
关键词:茶树 茶尺蠖 Γ-氨基丁酸 空间变化 
基于代谢组学的绿茶热加工过程中化学成分变化规律解析被引量:2
《食品科学》2024年第12期165-175,共11页于帅 许继业 胡争艳 高健健 陈丹 谭俊峰 林智 戴伟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172630);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项目(LGN21C160012);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LR23C160002)。
为探究高火功绿茶品质的形成机理,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轨道阱质谱代谢组学方法对绿茶加工过程样进行分析,重点关注杀青、干燥和焙火等热加工过程中化学成分差异及变化规律。在绿茶不同热加工过程样中共鉴定出125种化合物,包括10...
关键词:绿茶 热加工过程 代谢组学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化学成分 
竹沥茶化学成分及其体外生物活性
《食品研究与开发》2024年第8期125-132,138,共9页许继业 彭佳堃 高健健 李亚隆 孙若璠 易景波 匡蓓 戴伟东 谭俊峰 林智 
横向技术服务项目(TRIKJ2021106、TRIKJ2022123)。
以火炙竹沥、竹沥茶等为研究对象,探究在茶叶制作过程中添加火炙竹沥对茶叶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等方法分别对竹沥、竹沥茶和足炕叶的香气(挥发性)成分和水溶性(非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从...
关键词:竹沥  香气 滋味 血糖 血脂 
基于代谢组学的‘铁观音’和‘水仙’品种茶叶化学成分解析被引量:6
《食品科学》2024年第4期171-182,共12页周闯 赵燕妮 周梦雪 彭佳堃 陈丹 王哲 林智 陈雪峰 戴伟东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LR23C160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172630);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一般项目(2021NY-164);陕西省高校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项目(20210213);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22NYYF036)。
为探究茶树品种及加工工艺对茶叶化学成分的影响,本实验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对同一产地的‘铁观音’和‘水仙’茶树品种鲜叶制成的绿茶、清香乌龙茶、浓香乌龙茶和红茶展开化学成分解析。结果表明...
关键词:茶树品种 加工工艺 化学成分 代谢组学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毛健绿茶化学成分及促消化功能分析被引量:2
《食品科学》2024年第1期109-117,共9页高健健 周正阳 宋燕华 于帅 鹿伟 林智 戴伟东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LR23C160002)。
采用保健食品功效学研究中的小鼠小肠运动评价,大鼠体质量、体质量增量、摄食量、食物利用率评价、大鼠胃蛋白酶活性及胃蛋白酶排出量测定等实验评估毛健绿茶水提物的促消化效果,并进一步结合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轨道阱质谱...
关键词:毛健绿茶 化学成分 代谢组学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促消化功能 
基于近红外光谱和气相离子迁移谱的白茶等级评价研究被引量:4
《食品工业科技》2023年第21期348-357,共10页黄艳 罗玉琴 张灵枝 戴伟东 林智 林刚 孙威江 
中国白茶研究院开放项目(BCYJY2021K01、BCYJY2021K07);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9J01413)。
茶叶等级评价是一项复杂的主观性系统工作,从其相关品质数据中提取等级信息,进而建立茶叶等级快速识别方法,这对指导茶叶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为建立快速评价白茶等级的判别模型,本研究搜集了200份不同等级的白牡丹白茶,采集其近红外光谱...
关键词:等级评价 近红外光谱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分类算法 
基于UPLC-Q-Exactive/MS的不同烘焙处理岩茶化学成分差异分析被引量:11
《食品科学》2023年第20期268-282,共15页钟秋生 彭佳堃 戴伟东 林智 吕海鹏 陈泉宾 李鑫磊 陈常颂 
福建省公益科研院所专项(2021R1029006,2021R1029004);财政部和农业部: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19);农业高质量发展超越“5511”协同创新工程项目(XTCXGC2021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172630);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项目(CXTD2021006-1)。
为探明不同烘焙处理条件对岩茶品质与化学成分的影响,以肉桂品种(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 cv.Rougui)岩茶毛茶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烘焙温度(低火:100℃、中火:120℃、高火:140℃)与烘焙时间(2、4、6、8、10 h),采用基于超高效液...
关键词:武夷岩茶 烘焙 化学成分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轨道阱质谱联用 代谢组学 感官评价 
基于HS-SPME-GC-O/MS方法分析新、陈大红袍中的关键差异性香气活性成分被引量:8
《中国食品学报》2023年第6期347-366,共20页张悦 Kang Suyoung 吕海鹏 郭丽 戴伟东 朱荫 林智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Y2023QC2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172631);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CAAS-ASTIP-2014-TRICAAS)。
香气是评价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系统解析新、陈大红袍中香气成分差异,从而为大红袍的科学储藏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PME-GC-MS)和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法(GC-O)从新大红袍和陈年大红袍中...
关键词:大红袍 香气活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技术 多元统计分析 
代表性黄白化品种扁形绿茶化学品质特征解析被引量:3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3年第6期240-246,共7页许继业 彭佳堃 蔺志远 戴伟东 谭俊峰 林智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Y2020PT08-2)。
目的探究不同黄白化品种扁形绿茶主要化学成分差异及其汤色、滋味特征。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ry,UPLC-TQ-MS)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
关键词:白化 黄化 扁形绿茶 色差 滋味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