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丽

作品数:69被引量:899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茶叶绿茶白茶茶树鲜叶红茶更多>>
发文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安徽农业科学》《中国农业科学》《食品工业科技》《分析试验室》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有机白毫银针和白牡丹的滋味化学特征分析
《中国茶叶》2025年第4期68-72,79,共6页谢晨昕 赵锋 蔡亚威 陈苑旻 林喜盈 林笑茹 蔡良绥 林进玉 苏英斌 郭丽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CAAS-ASTIP-2014-TRICAAS);国家现代茶叶产业技术体系(CARS-19)。
分别采用有机种植模式和常规种植模式下的福鼎大毫茶鲜叶制作白毫银针和白牡丹,对同等级白茶产品感官品质及主要滋味成分进行比较分析,以探明有机白毫银针和白牡丹的滋味化学特征。结果表明,两款有机白茶产品的感官品质均优于同等级常...
关键词:有机白茶 常规白茶 感官品质 滋味成分 
《浙江白茶加工技术规程》(T/CTSS 70—2023)团体标准解读
《中国茶叶》2024年第10期43-48,共6页王静波 林雨 赵锋 谢晨昕 郑静梦 张悦 郭丽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CAAS-ASTIP-2014-TRICAAS);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19);浙江省茶叶产业技术项目(浙农科发[2022]10号)。
《浙江白茶加工技术规程》(T/CTSS 70—2023)团体标准于2023年11月8日发布,并于2024年2月1日实施。文章介绍了该标准的制订背景,详细解读了术语、鲜叶原料要求、加工技术等主要内容,分析了标准的实用性特点,并展望了标准的实施前景。
关键词:浙江白茶 加工技术 团体标准 技术规程 
日晒茶风味化学特征研究进展
《茶叶科学》2024年第4期554-564,共11页谢晨昕 赵锋 林雨 蔡良绥 林智 郭丽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2023YFD1601700);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CAAS-ASTIP-2014-TRICAAS);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19);浙江省茶叶产业技术项目(浙农科发[2022]10号)。
茶叶利用日光萎凋或干燥,不仅可以节省大量能源成本,还可形成独特的风味品质。从日晒茶的风味品质特点、风味化学特征以及影响其形成的技术和环境因素等方面综述了相关研究进展。芳樟醇、香叶醇、1-辛烯-3-醇、癸醛等是日晒茶的关键呈...
关键词:日晒茶 日光萎凋 日光干燥 风味化学 
白茶滋味与色泽化学特征的品种差异被引量:3
《现代食品科技》2024年第8期302-310,共9页谢晨昕 林雨 胡文娇 胡晓俊 王丽鸳 胡善树 林智 郭丽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CAAS-ASTIP-2014-TRICAAS);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CARS-19);浙江省茶叶产业技术项目(浙农科发[2022]10号)。
将不同品种茶树鲜叶按传统工艺加工成白茶,采用感官审评法、分光光度计法、气相色谱-质谱法和超高液相色谱法分析分析白茶的品质特征及其脂溶性色素和滋味成分,探析不同品种白茶的呈味呈色特征差异。结果表明:白茶的感官品质存在品种差...
关键词:白茶 色素 有机酸 氨基酸  气相色谱-质谱 儿茶素 
早青与晚青乌龙茶的挥发性成分差异
《食品工业科技》2024年第11期245-252,共8页郭丽 谢晨昕 林智 岳文杰 张悦 郭雅玲 
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基金(CXZX2017350);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CARS-19);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CAAS-ASTIP-2014-TRICAAS)。
为探明鲜叶不同采摘时段对乌龙茶香气化学特征的影响,本研究将铁观音早青与晚青按传统工艺加工成乌龙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鲜叶和乌龙茶的挥发性成分,比较早青茶与晚青茶中挥发性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晚青茶所含挥发性组分总量...
关键词:铁观音 香气品质 早青 晚青 早青茶 晚青茶 挥发性成分 
鸠坑龙井茶对高脂饮食C57BL/6小鼠肝脂肪变性SREBPs通路信号的影响及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研究
《茶叶科学》2023年第4期576-592,共17页龚明秀 袁懿炜 张一帆 叶江成 郭丽 李晓军 黄皓 毛宇骁 赵芸 赵进 
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C02045);杭州市农业与社会发展科研项目(202203A06、202203A11、202203B09);开化茶产业提升浙江省团队科技特派员项目;杭州市科技特派员项目(20221122I80);衢州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科技强农专项(2023k098)。
探究鸠坑龙井茶水提物(LJT)对小鼠肝组织脂质代谢SREBPs通路信号影响及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通过高脂饮食诱导小鼠构建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模型,并给予LJT(300 mg·kg^(-1))灌胃干预。定期记录小鼠的体质量,检测小鼠血清生化指标和葡...
关键词:鸠坑龙井茶 非酒精性脂肪肝 SREBPs通路 肠道菌群紊乱 降脂作用 
基于HS-SPME-GC-O/MS方法分析新、陈大红袍中的关键差异性香气活性成分被引量:8
《中国食品学报》2023年第6期347-366,共20页张悦 Kang Suyoung 吕海鹏 郭丽 戴伟东 朱荫 林智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Y2023QC2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172631);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CAAS-ASTIP-2014-TRICAAS)。
香气是评价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系统解析新、陈大红袍中香气成分差异,从而为大红袍的科学储藏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PME-GC-MS)和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法(GC-O)从新大红袍和陈年大红袍中...
关键词:大红袍 香气活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技术 多元统计分析 
金桂绿茶与金桂花的挥发性成分和香气特征比较被引量:10
《食品工业科技》2022年第9期276-283,共8页郭丽 胡晓俊 胡文娇 张悦 朱荫 戴伟东 胡善树 林智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CAAS-ASTIP-2014-TRICAAS);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CARS-19)。
为探明金桂绿茶(JGT)与金桂花(JG)的香气化学特征差异,采用感官审评法和GC-MS法分析金桂花和丹桂花(DG)的香气品质及挥发性成分,再以金桂花窨制茶叶,开展金桂绿茶的香气品质化学研究(金桂花与原料绿茶为对照)。结果表明金桂花香气品质...
关键词:桂花 金桂 丹桂 绿茶 金桂绿茶 挥发性成分 
桂花茶挥发性成分的年份差异分析被引量:1
《浙江农业科学》2021年第11期2270-2273,共4页郭丽 胡晓俊 胡文娇 胡善树 林智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CAAS-ASTIP-2014-TRICAAS);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香气是桂花茶感官品质评价的核心因子,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及含量决定着桂花茶的香气质量。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2020年和2019年桂花茶的挥发性物质,研究桂花茶挥发性成分的组成特征。结果表明,桂花茶可检出42种挥发性成分,酸类化合物...
关键词:桂花 金桂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 
中黄1号鲜叶适制绿茶滋味特征及工艺优化
《浙江农业科学》2021年第10期2063-2066,共4页郭丽 潜卫东 李强 胡日上 胡兆华 叶伟胜 郑阿萍 林智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700500);浙江省科技计划(2013C32098);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CAAS-ASTIP-2014-TRICAAS);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CARS-19);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2018C02022)。
采用一芽二叶标准的中黄1号鲜叶制作颗粒形绿茶、红茶和黄茶以及扁形和针形绿茶,结合样品的滋味特征筛选其适制茶类及外形,并优化关键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中黄1号茶鲜叶较适于加工绿茶,且颗粒形绿茶的滋味品质较优。优化颗粒形绿茶的杀...
关键词:中黄1号 绿茶 颗粒形绿茶 滋味品质 外形品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