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泉宾

作品数:40被引量:295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白茶乌龙茶茶叶红茶萎凋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广东茶业》《中国茶叶》更多>>
所获基金: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茶叶酸味特性研究进展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4年第16期128-133,共6页陈泉宾 
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21R1029004)。
茶叶品质是其外形与内质的综合体现,滋味是茶叶内质中的主要品质因子之一。有机酸作为茶叶中重要的呈味物质,约占茶叶干物质总量的3%,是一些水解和氧化反应过程中碳氢化合物分解的中间产物,其不同组分的含量差异及与其他滋味物质又存在...
关键词:茶叶 酸味物质 有机酸 影响因素 检测方法 
3个高香茶树品种(系)制作沙县红边茶香气特征研究
《茶叶学报》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李鑫磊 陈泉宾 孔祥瑞 杨卫琼 冯鸿弦 林忠平 陈常颂 
国家现代农业(茶叶)产业技术体系(CARS-19);农业高质量发展超越“5511”协同创新工程(XTCXGC2021004);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22J01476);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22R1029004);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CXTD2021006-1)。
【目的】明确高香茶树品种(系)制成的沙县红边茶(下称红边茶)香气品质及香气特征,加快茶树良种应用,促进红边茶产业发展。【方法】以沙县当地推广种植的高香乌龙茶品种(系)‘0318E’‘黄玫瑰’和‘茗科1号’为原料,‘福建水仙’为对照,...
关键词:沙县红边茶 高香茶树品种 感官品质 香气组分 
不同压饼方式对白茶饼品质的影响
《茶叶学报》2023年第6期64-72,共9页张应根 王秀萍 陈泉宾 林荣溪 
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20R1029008);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CXTD2021004-2);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2023L3026)。
【目的】白茶压制成饼后,极大地缩减了茶叶体积,降低了包装、储运成本,促进了白茶产业的发展。【方法】以‘福安大白茶’‘福云6号’‘福云595’和‘福鼎大毫茶’茶树品种一芽二、三叶鲜叶为原料分别制成散茶和茶饼,茶饼采用蒸压、鲜压...
关键词:白茶饼 冷压 鲜压 蒸压 感官品质 
基于UPLC-Q-Exactive/MS的不同烘焙处理岩茶化学成分差异分析被引量:11
《食品科学》2023年第20期268-282,共15页钟秋生 彭佳堃 戴伟东 林智 吕海鹏 陈泉宾 李鑫磊 陈常颂 
福建省公益科研院所专项(2021R1029006,2021R1029004);财政部和农业部: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19);农业高质量发展超越“5511”协同创新工程项目(XTCXGC2021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172630);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项目(CXTD2021006-1)。
为探明不同烘焙处理条件对岩茶品质与化学成分的影响,以肉桂品种(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 cv.Rougui)岩茶毛茶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烘焙温度(低火:100℃、中火:120℃、高火:140℃)与烘焙时间(2、4、6、8、10 h),采用基于超高效液...
关键词:武夷岩茶 烘焙 化学成分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轨道阱质谱联用 代谢组学 感官评价 
紫牡丹红茶超干发酵生化机理浅析
《福建茶叶》2021年第5期12-13,共2页邬龄盛 陈泉宾 
"超干"发酵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发酵环境条件下的红茶新发酵方法。本文以紫牡丹茶树品种鲜叶为原料,在采用超干发酵方法加工红茶过程中的7个关键节点取样,分别测定各茶样的水浸出物总量、茶多酚含量、儿茶素总量、游离氨基酸总量、咖啡碱...
关键词:紫牡丹 茶树品种 红茶 加工 生化分析 
烘焙对福建水仙乌龙茶中糖氨Maillard反应的影响被引量:4
《食品研究与开发》2020年第21期81-86,共6页陈泉宾 
福建省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6R1011-6);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专题(2017NZ0002-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团队项目(STIT2017-1-3)。
研究福建水仙乌龙茶在不同烘焙温度和时间下还原糖与氨基酸美拉德反应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随着烘焙温度的增加,反应程度逐步提高,氨基酸总量、茶氨酸、天冬氨酸含量均低于对照,且相同温度下随烘焙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相同时间下随温...
关键词:烘焙 乌龙茶 美拉德反应 生化成分 5-羟甲基糠醛 
紫牡丹超干发酵红茶笼焙精制技术探讨
《福建茶叶》2020年第8期33-34,共2页邬龄盛 王秀萍 陈泉宾 
福建省公益类科研院所专项(2018R1017-7)。
以超干发酵工艺制成的紫牡丹红茶毛茶为试验材料,通过设计定时(1h)控温(0℃、60℃、70℃、75℃、80℃、85℃、90℃、95℃、100℃、110℃)与定温(80℃、90℃、100℃)控时(0h、1h、2h、3h、4h)笼焙精制工艺试验所得成茶的感官品质比较,确...
关键词:红茶 紫牡丹 笼焙技术 
九龙袍茶树品种不同超干发酵条件红茶品质特征探讨
《蚕桑茶叶通讯》2020年第1期23-25,共3页邬龄盛 陈泉宾 王秀萍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宁德综合试验站(CARS-23);福建省公益类科研院所专项(2018R1017-7)
以九龙袍一芽二三叶茶青为试验样本,系统探讨控温、控时超干发酵方法对九龙袍红茶品质特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九龙袍红茶品质最佳的超干发酵控制条件为35℃、4h与40℃、3h。
关键词:九龙袍 超干发酵 红茶 品质 探讨 
烘焙温度与时间对福建水仙乌龙茶风味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
《茶叶学报》2019年第4期168-173,共6页陈泉宾 邬龄盛 张应根 
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6R1011-6);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团队项目(STIT2017-1-3)。
试验以福建水仙毛净茶为材料,设温度(110、120、130、140、150℃)、时间(1、3、5、7、9、11、13 h)2因素进行烘焙处理。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游离氨基酸总量在1.52%~2.33%,茶汤pH值在5.19~5.39,均低于对照;相同时间,温度越高,游离氨基酸总...
关键词:烘焙 乌龙茶 生化成分 PH值 风味 
紫牡丹红茶超干发酵及配套工艺初探被引量:2
《蚕桑茶叶通讯》2019年第2期38-39,共2页邬龄盛 王秀萍 陈泉宾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宁德综合试验站(CARS-19);福建省公益类科研院所专项(2018R1017-7);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研项目(AC2017-5)
介绍了紫牡丹红茶超干发酵及配套加工技术,并探讨了超干发酵、堆青、净茶焙火等关键技术对紫牡丹红茶优良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紫牡丹红茶加工工艺创新和产品研发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参考。
关键词:紫牡丹红茶 超干发酵 红茶品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