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青绿茶

作品数:60被引量:16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林智邵晨阳吕海鹏张悦汪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西南大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食品与生活》《生意通》《中国农学通报》《茶世界》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气味活度值法分析炒青绿茶与烘青绿茶的香气特征差异
《贵州农业科学》2025年第2期112-119,共8页黄海 张晓洲 罗金龙 胡正军 张拓 戴宇樵 陈泳铭 王迅 周雪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烘青、绿片、香茶等多品种茶叶制品集成生产线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黔科合支撑〔2021〕一般336);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青年基金项目“基于代谢组学的‘黔茶1号’白茶加工工艺及品质形成机理研究”(黔农科一般基金〔2024〕13);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青年基金项目“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筛选及固态发酵茶品质调控的研究”(黔农科青年基金〔2023〕20号);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青年基金项目“基于灵芝菌作用下茶叶糖类代谢机制研究”(黔农科一般基金〔2024〕17号)。
【目的】探明炒青绿茶和烘青绿茶的香气特征差异,为贵州炒青绿茶和烘青绿茶加工技术与品质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福鼎大白茶茶树4月中下旬的1芽2叶至3叶的鲜叶为原料,通过炒青绿茶和烘青绿茶的加工工艺制作绿茶,利用HS-SPME-GC-M...
关键词:绿茶 炒青绿茶 烘青绿茶 气味活度值法 香气特征 关键风味 修饰性风味 
炒烘结合工艺对烘青绿茶品质的影响
《食品科学》2025年第1期90-99,共10页张荣祥 杜亚如 张德 董智杰 倪德江 郑时兵 余志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21YFD1000401)。
以湖北宣恩县伍家台栽培茶一芽二、三叶鲜叶为实验原料,通过正交试验探究烘青绿茶加工过程中滚炒环节的温度、投叶量及茶叶水分含量对烘青产品品质的影响,采用主成分分析优化滚炒环节工艺参数,确定最优工艺。结果表明:综合32项指标提取...
关键词:烘青绿茶 滚炒环节 主成分分析 
不同季节烘青绿茶中的挥发性成分与关键香气活性成分分析被引量:4
《食品科学》2024年第21期213-221,共9页张悦 邵晨阳 吕海鹏 林智 俞燎远 朱荫 
浙江省“三农九方”科技协作计划项目(2022SNJF035);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YESS20230056);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LR24C160002);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CAAS-ASTIP-2014-TRICAAS)。
为确定不同采收季节烘青绿茶香气成分的差异,采用搅拌棒吸附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系统研究3个浙江主推茶树品种制备的春、秋季烘青绿茶中的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含量,采用多元统计分析和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
关键词:季节 烘青绿茶 挥发性成分 香气活性值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炒青绿茶和烘青绿茶滋味化学成分及感官品质差异分析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4年第19期252-258,共7页黄海 张晓洲 胡正军 陈泳铭 王迅 周雪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2021]一般336)。
目的探究炒青绿茶和烘青绿茶滋味化学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差异。方法本研究选用福鼎大白茶4月中下旬的1芽2叶至1芽3叶鲜叶为原料,分别按照炒青绿茶和烘青绿茶加工工艺加工,并利用化学检测方法对所制炒青绿茶和烘青绿茶的水浸出物、茶多酚...
关键词:炒青绿茶 烘青绿茶 滋味化学 品质 
云南大叶种烘青绿茶加工技术与质量安全保障措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2024年第9期0046-0048,共3页李淋琛 
云南省气候条件优越,非常适合茶叶的栽培。云南茶叶无论是面积还是产量,在全国占比均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叶种烘青绿茶是云南地区最为普及的优秀茶种。为云南绿茶产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根据云南大叶种类型茶树的品种特性以及云南当地...
关键词:云南 大叶种 烘青绿茶 加工工艺 关键技术 
动态顶空萃取结合气相色谱-嗅觉测量-质谱联用技术解析不同品种烘青绿茶的挥发性成分被引量:4
《食品科学》2024年第5期137-148,共12页李玮轩 解东超 邵晨阳 张悦 吕海鹏 林智 杜琪珍 朱荫 
浙江省“三农九方”科技协作计划项目(2022SNJF03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172631);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Y2023QC27);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CAAS-ASTIP-2014-TRICAAS)。
通过优化茶叶用量、捕集温度、孵化温度、吹扫总流量、吹扫速率以及干燥速率等动态顶空(dynamic headspace,DHS)提取参数,建立了基于DHS萃取联合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的烘青绿茶挥发性成分的最优提取及分析方法,并结合气相色谱-嗅觉测量...
关键词:烘青绿茶 茶树品种 挥发性成分 动态顶空萃取联合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 气相色谱-嗅觉测量-质谱 关键嗅感物质 
蒲公英茶加工技术
《农村新技术》2023年第12期59-60,共2页乔勇进 张怡 邬松恒 柳洪入 邓国华 
蒲公英别名谷谷丁、婆婆丁、黄花苗、黄花地丁、奶汁草等,为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保健功效,2012年被纳入国家卫健委药食同源名单。蒲公英茶是以蒲公英的新鲜嫩叶为原料,采用特定加工工艺制成的烘青绿茶,...
关键词:药食同源 烘青绿茶 婆婆丁 蒲公英 保健功效 加工工艺 奶汁草 黄花地丁 
福州茉莉花和茶叶形成的特殊性
《福建茶叶》2022年第10期4-6,共3页林灿 
茉莉花是福州市花,其栽培时间几乎与古城福州历史一样悠久。在众多的香花中,福州茉莉花均以清香纯洁闻名遐迩。用茉莉鲜花与茶坯窨制而成的福州茉莉花茶既有烘青绿茶的香高味爽,又有茉莉花的浓郁清香,鲜灵持久,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冰糖...
关键词:烘青绿茶 历史名茶 茉莉花茶 宋代诗人 窨制 栽培时间 茶坯 
烘青绿茶色泽品质提升技术分析
《南方农业》2022年第14期238-240,共3页李定容 吕梅 何建栋 蒋泽修 刘珍珍 冯丹 杨林巧 
为研究烘青绿茶关键工艺对色泽品质形成的影响,对烘青绿茶色泽形成的关键工艺进行试验,分析关键工艺对烘青绿茶色泽品质的影响及提升相关技术。结果表明,烘青绿茶的干茶、茶汤、叶底色泽与杀青叶含水量有较大关系,鲜叶适度通风摊放后,...
关键词:烘青绿茶 含水量 色泽品质 技术提升 
红绿兼制型茶叶新品种湘茶研12号
《复印报刊资料(种植与养殖)》2022年第9期16-16,共1页李赛君 
湘茶研12号系从金萱自然杂交后代中选育的优质高香红绿兼制型茶树新品种。该品种属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树姿半开张,分枝密度中等。叶片稍上斜,芽叶绿色,茸毛中等。成熟叶片长9.2厘米、宽3.4厘米,叶面积21.9平方厘米。中叶,长椭圆形,...
关键词:滋味醇厚 烘青绿茶 汤色 蜜香 灌木型 红绿 湘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