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毅忠

作品数:8被引量:2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南文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分光光度法微量铜罗丹明B食品更多>>
发文领域:理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科技资讯》《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科教创新导刊》《广州化工》更多>>
所获基金: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独立学院分析化学实验开放式教学模式初探被引量:4
《广州化工》2016年第12期210-212,共3页张松柏 张智丽 杨基峰 胡霞 张毅忠 陈贞干 周诗彪 
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教改项目(FRjg1419);湖南文理学院教改项目(JGYB1526)
以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为研究模型,以独立学院为研究背景,从分析化学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和实验室管理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开放式教学改革,并在各个环节的改革过程中贯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分析化学实验 开放式教学 独立学院 教学模式改革 实践教学 
地方高校独立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被引量:9
《广州化工》2013年第21期144-146,共3页张松柏 张智丽 胡霞 张毅忠 陈贞干 陈远道 李琳 周诗彪 
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教改项目;湖南文理学院教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205039);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JJ6071);湖南文理学院博士启动项目;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应用化学)(湘教通[2011]76)
根据地方高校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现状以及分析化学课程的学科特点,分别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条件建设三个方面对独立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从而达到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善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学生...
关键词:分析化学 独立学院 教学改革 理论教学 实验教学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果中的微量铜被引量:3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2期48-50,54,共4页蔡湘雯 张毅忠 李妍 
研究了Cu(Ⅰ)在硫酸和磷酸的混酸介质中与硫氰酸钾、罗丹明B反应生成离子缔合物的显色反应,该显色反应在表面活性剂聚乙烯醇(PVA)的存在下能提高灵敏度,利用该反应在抗坏血酸的作用下测定Cu(Ⅱ),其线性范围为(0.4~10.0)mg/25 mL.该法...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 罗丹明B  水果 
催化光度法测定微量锰元素的研究和应用被引量:1
《科技资讯》2010年第19期6-6,8,共2页张毅忠 
锰是人体、动物和植物等生命体生存中必需的微量元素,是食品、药品、水质、烟草等检测和分析中重要的测定项目之一,因此测定痕量锰的灵敏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其中催化光度法测定微量锰元素的研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关键词:催化光度法 锰元素 测定 增敏剂 
在课堂教学中对食品样品中微量铅的研究与测定被引量:1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第10期39-40,共2页张毅忠 蒋玲 冯辉 
本文研究了Pb(Ⅱ)-双硫腙(H2Dz)-Tween 20配合物显色体系,该体系最大的优点是可在水相中直接用光度法测定样品中的铅含量。在pH为8.5的氨性缓冲液中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480nm,ε480=1.799×105L.mol-1.cm-1,Pb2+浓度在0~0.5μg/m...
关键词:双硫腙 分光光度法  食品 
利用巯基棉富集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镉被引量:3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2期49-51,共3页蔡湘雯 张毅忠 黄茜 孙元喜 
研究了在聚乙烯醇和阿拉伯胶共存情况下,罗丹明B和CdI42-的高灵敏显色反应,并对有关反应条件进行了详细探讨.在最佳条件下,罗丹明B和CdI42-形成的缔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598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44×105L·mol-1·cm-1,Cd(Ⅱ)...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  罗丹明B 巯基棉 富集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的微量铜被引量:4
《广州化工》2009年第4期141-142,共2页蔡湘雯 张毅忠 周岱 张友玉 孙元喜 
研究了Cu(Ⅱ)在稀硫酸介质中对过氧化氢氧化甲基橙褪色反应的催化作用,讨论了影响指示反应的最佳条件,建立了具有良好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测定微量铜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在题示体系下,测定铜的线性范围为0~0.4μg/10mL,检测限达1.76×1...
关键词:催化动力学光度法 甲基橙  食品 
丹宁酸掺杂聚苯胺膜修饰铂电极的电化学特性及应用被引量:1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1期53-56,共4页蒋玲 孙元喜 周谷珍 张毅忠 胡霞 
在酸性条件(HClO4溶液)下,比较了聚苯胺膜(PAn)和丹宁酸掺杂聚苯胺膜(PAn/TA)的聚合过程和聚合膜的电化学性质,以及不同厚度的丹宁酸掺杂聚苯胺膜修饰铂电极在中性溶液(PBS)中抑制Fe(CN)63-氧化的能力.发现在浓度为5.0mmol·L-1丹宁酸、...
关键词:苯胺 丹宁酸掺杂 电化学聚合 离子选择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