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豫星

作品数:28被引量:1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昌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语文教学作文教学语文教育作文班级授课制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农家参谋》《职教论坛》《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建设》更多>>
所获基金: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独当其任:语文课程的尊严——重读叶圣陶《国文教育的两个基本观念》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105-108,共4页马豫星 
叶圣陶先生《国文教育的两个基本观念》成文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独当其任”的清醒与理智,确立了语文课程存在的尊严,超越了两种基本观念的朴实阐述。语文课程的尊严由四个方面构成一个整体,即:以育人的活动,区别于非教育类活动;聚...
关键词:叶圣陶《国文教育的两个基本观念》 语文课程尊严 独当其任 
存在时空教育被引量:1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78-82,共5页马豫星 
存在之思,可说是所有哲学层之思的起点、基点、原生点。时空,存在的第一规定,有不同的语言显现形式,也有不同的类型表现。学校教育通过构筑虚拟或模拟的压缩时空,促使受教育者存在状态发生变化,以区别于自然进化。因在施教是教育时空观...
关键词:存在 时空 教育 因在施教 
情境·作文·角色——从朱自清论“书信的写作”说开去被引量:1
《语文建设》2020年第3期65-68,共4页马豫星 
潘新和先生的《中国现代写作教育史》以独立章节介绍朱自清的写作教育观,其中一段文字更为朱先生之洞见:“书信的写作,在教学的假定性的情境中,更具有逼真性,更易诱使学生进入角色。从这个意义上说,书信当是作文练习的一个好体裁。”[1...
关键词:作文练习 假定性 朱自清 教学情境 逼真性 朱先生 教育观 学生的角色 
时空,存在的第一规定性被引量:3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93-96,共4页马豫星 
存在与本体,既分立又相合。存在,因人的意识而成的“有”,具有规定性而成不同的状态。时空,“存在”的第一规定,因为时空是居于第一位的认识方式或工具,是与“无”相对、开始呈现或处于“有”的存在。时空煎逼是高度结构化社会的普遍现象。
关键词:存在 本体 时空 第一规定性 
“时空煎逼”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被引量:2
《语文建设》2018年第12期62-64,共3页马豫星 
阮真(1896—1972),20世纪30年代最具批判精神和科学态度的一位杰出的语文教育家,也是我国现代写作教育研究的开拓者。针对梁启超、胡适论及作文练习法的不足,他明确主张:“……作文各样练习的性质不同,课内或课外的练习,应视练习的性质...
关键词:作文教学 时空 语文教育家 练习法 科学态度 批判精神 30年代 20世纪 
语文阅读教学过程的层级密合观——基于学校时空特性的精细化分析被引量:1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89-93,102,共6页马豫星 
语文阅读教学过程的层级密合观,是指教师指导学生依据教学目标,立足文本(课文),解析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在不同层级上的互动密合,学习言语形式精准与完美地传递言语内容,并由此掌握言语形式的过程。这是立足学校时空,在具体实施层对现行...
关键词:学校时空 阅读教学 层级密合观 
应试教育不是素质教育的对立面
《农家参谋》2017年第6Z期123-124,共2页马豫星 
素质的改变与形成,是教育天然具备的属性。对在校接受教育的儿童来说,素质教育和学校教育,为一体二名。素质教育,也并非尽善尽美。教育活动有不同的指向,但"指向素质"的提法不严谨。应试教育,也是一种教育(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对立面...
关键词: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 伪教育 
学校教育时空分析——时空教育学引论被引量:3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119-123,共5页马豫星 
人类时空观有不同的类型与流变,时空理论可用来分析学校教育时空的特征。学校教育时空的总体特征为高度的压缩性与难以察觉的虚拟性,建构的要件是充满意识形态与道德价值观意味的符号,展开的方式是情感性与容错性的管理或控制,建构的条...
关键词:时空理论 学校教育时空 时空教育学 
文学不完全是虚构——《莫把文学当生活》指误
《知识窗(教师版)》2015年第14期82-82,共1页马豫星 
《语文建设》2007年第3期上《莫把文学当生活》一文,从梭罗《神的一滴》散文体裁出发,依据散文归属的文学文体与实用文体的差异,即文学作品可以虚构,而实用文体则不能,推断出《神的一滴》中的“我”不是现实中的梭罗本人,进而区...
关键词:文学文体 生活真实 虚构 实用文体 2007年 语文建设 文学作品 艺术真实 
语缘——语文教学彻底实现因材施教的核心概念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104-108,共5页马豫星 
"语缘"是一个尝试揭开"生命—言语"关系的、统摄性的教学概念,具有存在的合理性。语文教学要彻底实现因材施教,语缘是基点与归宿。
关键词:因材施教 语文教学 语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