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维

作品数:8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主题教学国学经典经典教育工科院校教学初探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兰台世界(下旬)》《华夏教师》《青年与社会(下)》《中国校外教育(上旬)》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造境”与“筑境”:当代人文通识教育“本土化”范式之思——评《进入澄明之境:哲学的新方向》
《中国教育学刊》2023年第11期I0033-I0033,共1页刘维 
人类现代化的历程伴随着科学精神: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普遍,由差异到同一,由变化到永恒,由具体到抽象……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当代人越来越醉心于经济与科学追求,热衷于主客关系的模式。早在18、19世纪,西方先知而敏感的诗人哲人们,就在...
关键词:人文教育 张世英 主客关系 澄明之境 诗意地栖居 天人合一 人文通识教育 均衡发展 
经典教育“主题式教学”初探被引量:1
《中国校外教育》2017年第9期75-75,共1页刘维 吴琼 
"主题式教学"以自由教育、博雅教育为基本宗旨与依归。在教学材料选择方面,注重基本元素与精神写意。在教学材料组织方面,注重"经史子集"互证,在教学实施方面注重德育、美育并化美育于德育之中。在教学风格方面,醇和雅正,全息开放,体现...
关键词:经典教育 主题教学 美育 自由境界 
关于博雅教育与经典教育的再思考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7年第8期61-61,共1页吴琼 刘维 
当前国内通识教育的现状主要是学生的原典阅读量远远不够,通识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博雅教育主张通过阅读古代中外经典获得道德熏陶并逐步内化为自身的价值判断。要突破概论教育旧格局,重视原典导读,并辅以名家论萃,倡导"述而不作"。以人...
关键词:通识教育 博雅教育 经典教育 原典 
义净法师与中国佛教文化
《知识文库》2017年第14期19-19,共1页刘维 
义净法师与晋代的法显、唐代的玄奘,并称为西行求法三大高僧。本文概括勾勒了义净法师万里求法,不畏艰险的精神;翻译佛经,求真求是的精神。根据史实材料,对他留下的精神与文本财富进行勾陈与梳理。在中国佛教文化史上,义净法师与晋代的...
关键词:佛经翻译 佛教文化 
《内外之间——国学经典与人生艺术》课程纲要
《知识文库》2016年第24期4-4,共1页刘维 吴琼 
孔子云:'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是课程设计者一以贯之的理念。课程设计者高度重视人文关怀与人生启发,立足经典,精心选材,重视德育并寓德育于美育之中;教学方式上,实行浸润式教学,注重涵咏、体验;教学内容上,追求以道通艺,以...
关键词:国学经典 知行合一 课程纲要 人生艺术 
从《论语全解》引子证经看北宋经学“子学化”倾向
《兰台世界(下旬)》2015年第4期9-10,共2页刘维 
武汉大学文学院李建中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文论批评文体研究>的前期成果之一;课题编号:08BZW004
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揭示以陈祥道为代表的新学学派在折中调和诸子基础上进行学术与思想再创造的努力,管窥北宋中后期经学与子学的互动状态以及这种互动对于宋学所发挥的重大作用。
关键词:《论语全解》 新学 互证 子学化 新变 
品味经典要义 体悟沟通妙道——大学人文素质教育中如何加强沟通能力培养
《青年与社会(下)》2014年第7期317-318,共2页刘维 
笔者力图建立起“术(技巧,方法)——理(语言,思维)——道(文化,智慧)”贯通的现代沟通课程理念。在课程中熔铸中国传统人际智慧的精华与西方大学盛行“沟通课”的最新理念。文章着重提炼了中国古典文化中蕴含的沟通智慧,力求...
关键词:人际沟通 和谐 智慧 健康 创造性 
国学背景下的工科院校人文教育理念创新被引量:1
《华夏教师》2014年第9期93-93,共1页刘维 
习近平主席与新一届中央高度重视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重建。中国文化普及教育将成为大势所趋,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的人文素质教育必须有新的突破,教学理念必须创新,必须体现更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更广阔的人生关怀。下面我就从自己执教的...
关键词:工科院校 理念创新 人文精神 人文素质教育 教学观 主题教学 国学经典 校园风气 立德 生活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