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仪力

作品数:30被引量:13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翻译翻译研究翻译思想翻译学译名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外语研究》《外语学刊》《外国语文》《符号与传媒》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生物符号学的文化意涵:基本命题与学术使命——兼评柯布利著《生物符号学的文化意涵》
《符号与传媒》2025年第1期168-180,共13页方仪力 
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成都本土小说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与传播研究”(2024BS062)前期成果。
生物符号学以“连续论”为理论基石,将文化放置到自然中加以研究,有效地消弭了“两种文化”之间的分裂,抽象的“意义”转化为了真实世界中人类的认知和体验。这不仅为理解“存在”“自我”“理性”等重要概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事实材料,...
关键词:生物符号学 文化意涵 自然 文化 跨学科研究方法论 
《北华捷报》的民俗话语研究
《华中学术》2024年第2期217-225,共9页方仪力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译名统一与近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建构研究”(22BYY034)的阶段性成果
《北华捷报》(The North-China Herald)作为在上海发行的首家外国英文报,是在华各国侨民了解中国社会、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媒介,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广泛影响。该报搜集和阐释大量中国民俗知识,突出民俗知识是一种关于中国民众生活文化知...
关键词:《北华捷报》 民俗 学术史 文体混用 记忆 
“正法”与“异言”之博弈:汉传佛教译经史上的“正名”问题讨论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152-160,216,共10页方仪力 
“正名”不仅是中国思想史内部的重要问题,也是汉传佛教译经史上的重大问题。佛经翻译中的“正名”,以出世救赎为主旨,主要包括经目名称的翻译以及经文名义的统一两方面,涉及如何理解佛典之正法、佛弟子声闻所听闻之法、译人所悟之法、...
关键词: 正名 译名 佛经汉译 正法 
从“启发民智”到“合于国情”:晚清民国时期儿童图书馆学思想的萌发和演进
《图书与情报》2023年第5期81-88,共8页肖铮 方仪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译名统一与近代学术话语体系建构研究(1866-1935)”(项目编号:22BYY034)研究成果之一。
近代儿童图书馆学的发生是晚清教育改革和分科治学的产物,亦是民初“儿童的发现”之产物。晚清社会遭遇民族危机,广开书阁,形成了以“开启民智”为基本目标的图书馆学思想,12岁以上儿童被正式纳入到读者范畴。继而,得益于民初以来“儿...
关键词:儿童 儿童图书馆 儿童图书馆学 学科史 
社会与科学之间:20世纪30年代度量衡译名论战之实情、实质与实效被引量:1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2年第7期108-115,共8页方仪力 朱灵慧 
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末民初译名问题研究”(15CYY007)。
度量衡兹事体大,既为科学之最常用术语,又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20世纪30年代,社会各界曾针对度量衡译名统一问题展开激烈论战,论战的焦点并非简单的翻译策略问题,也即从音还是从义的简单选择,亦非译名统一问题,抑或音译名称与比附名称...
关键词:度量衡 译名 正名 科学 知识生产 
理论翻译学研究:方向性、主导性与工具性被引量:8
《上海翻译》2021年第5期6-10,F0003,共6页黄忠廉 方仪力 朱灵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史研究”(编号:20&ZD312)的成果之一。
理论翻译学是通过反思翻译学理论研究中产生的核心概念、采用的研究方法、构建的译学理论以及形成的翻译学科等,提出关于翻译本质的理性认识,是对翻译学的元反思。本文以元学科构建为宗旨,提出从学科史、元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面推动理...
关键词:理论翻译学 学科史 元理论 方法论 
异域“折射”:斯宾诺莎汉译及阐释探察 (1929—1943)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136-145,共10页方仪力 
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清末民初译名问题研究”(15CYY007);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佛经汉译中的译名问题研究”(2020自研-外语09)。
斯宾诺莎是西方哲学史上重要的唯理主义哲学家,其哲学思想整体上因循了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形而上学思考,确立了“神”作为唯一实体的存在,又因强调“神”和“自然”的同一以及“神”所具有的多种属性和样态呈现出明显的个人特色。自第一...
关键词:斯宾诺莎 西方哲学 翻译 现代中国 
论洪堡特语言和翻译思想中的普遍主义向度被引量:2
《外语学刊》2020年第2期102-107,共6页方仪力 
博士后科学基金第11批特别资助项目“‘译名’问题与近代知识生产研究”(2018T110856)的阶段性成果。
洪堡特的语言思想和翻译思想存在内在的一致性,都以人类整体发展的终极目标,关注语言和人类精神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注重通过语言和翻译扩展观念领域,发展人类精神。深入理解其语言和翻译思想中共有的普遍主义向度,将有利于从整...
关键词:洪堡特 语言 普遍主义 精神发展 翻译 
歌曲翻译研究:基本范式、理论框架与前景展望被引量: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20年第1期128-136,160,共10页方仪力 
中国博士后基金第十一批特别资助(2018T110856)。
歌剧翻译历史悠久,但相关研究却在整体上属边缘研究领域,二○○八年以来,歌曲翻译研究在西方学界发展迅速。研究表明,长期以来学界盛行的“语言至上”和“音乐至上”两种价值观引导了关于歌曲翻译对象、目的和策略的论争。歌曲翻译研究...
关键词:歌曲翻译 歌剧 翻译 音乐 语言 
作为知识再生产考察的奈达再研究——兼评《语用翻译观:奈达翻译思想再研究》被引量:2
《上海翻译》2019年第1期85-89,共5页方仪力 
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15CYY007);中国博士后基金第11批特别资助(2018T110856);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2017年度项目(CTS201709B)阶段性成果
《语用翻译观:奈达翻译思想再研究》是迄今为止中国学界关于奈达研究的第二部专著,以点、线、面结合的方式澄清了此前学界对奈达思想的误读,指出了奈达翻译思想的语用属性,为"过时"的奈达翻译思想研究展开了一个新的层面。本文意在提示...
关键词:奈达 知识再生产 翻译思想 中国译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