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霞

作品数:14被引量:1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人文素质人文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文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高等农业教育》《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科协论坛(下半月)》《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文化视角被引量:3
《高等农业教育》2014年第12期82-85,共4页李海霞 
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古典文学精神生态思想的普适意义研究(2012第274号)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育人文精神、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从执教者的角度来说,要想打破大学语文课程山重水复的尴尬处境,当务之急是要更新教学理念,提升大学语文的课程内涵。执教者要奉行"大...
关键词:文化视角 以“文”化人 大学语文教学 
和谐社会语境下道家人文思想价值探析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9期37-38,46,共3页李海霞 王欢 
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013B350)
道家人文思想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大智慧。在当下构建和谐社会的语境中,深入探究这种思想的价值和作用至关重要。本文仅从道家人文思想的研究现状和内涵入手,探究道家人文思想的存在意义和发展空间,旨在启发更多人关注道家人文思想,进...
关键词:和谐社会 道家 人文思想 价值 
老庄精神资源的现代价值
《大家》2011年第24期94-95,共2页李海霞 
现代化变迁冲垮了现代人的意义世界,沉醉于物质世界的现代人失去了精神家园,个体与自我深层脱落,被普遍物化与异化,群体的精神生态也随之由立体走向平面,呈现普遍的平庸和低俗。在这种历史语境下,传统的道德与规则对人的制约已经十分微...
关键词:精神资源 现代人 老子 现代化变迁 老庄思想 精神家园 物质世界 精神生态 意义世界 道德义务感 
高职院校经典诵读的教育途径与价值被引量:6
《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第29期41-43,共3页李海霞 
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和谐社会语境下文学教化功能研究>(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08]第329号);主持人:李海霞
高职院校既要精于科技,又不能荒于人文,要把文学经典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精神资源,通过各种途径促进经典诵读,发挥文学经典的教育价值,引领学生涵养品行,提高人文素养。
关键词:经典诵读 途径 价值 高职院校 
关于教材的整合运用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0期14-16,共3页李海霞 
在教材使用中,教师要有优势互补意识。既要有主要教材,又要有辅助教材,还要将相关的最新学术成果迅速转化为教材内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坚持隐性导读,把文学经典纳入教材群,使若干信息源相互参照,彼此关联,形成一个开放的教材群。
关键词:教材 主次结合 学术支撑 隐性导读 
信息的质与量对报业发展的影响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7期46-48,共3页李海霞 
一份有影响力的报纸,不惟可读,更求必读。所以,走个性化发展之路,提高信息质、扩大信息量才能为报纸的发展注入"源头活水",才能为报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原动力。
关键词:信息的质与量 个性化 报纸 
论提高文学素养对塑造和谐之人的功能作用被引量:2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972-974,共3页李海霞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21世纪中高端就业岗位最核心的人群,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力军。高等教育要为大学生与社会之间寻求最和谐的发展与统一,必须加强文学教育。文学是一种社会话语,是一种强大的精神武器,是人类对自身赖以生存的世界的一种艺...
关键词:文学素养 和谐之人 和谐社会 
基于语文学科的研究性教学探究被引量:1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7年第11期61-62,共2页李海霞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洪流中,如何才能培养出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自主研究和勇于创新的新型人才,是我国教育改革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笔者通过语文课堂教学,扎扎实实地进行了研究性教学改革实践。本着“注重细节、落到实处”...
关键词:研究性 教学探究 语文学科 语文课堂教学 教学实践 创新型国家 自主学习 才能培养 
中国传统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人文导向作用被引量:3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0期1-3,共3页陈少志 李海霞 
吉林省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规划课题成果
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中国传统文化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对学生的身心素质、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具有独特的作用。我们要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导向作...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人文素质 导向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被引量:2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年第3期115-117,共3页李海霞 
完整的素质教育离不开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中国传统文化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对学生的身心素质、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具有独特的作用。我们...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人文素质 导向作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