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依薇

作品数:12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外国语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来华留学生动趋式汉语中级课堂模式课堂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绥化学院学报》《教育现代化(电子版)》《文教资料》《中国科教创新导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主观视点与心理距离--论动趋式“(X)来/去”的二语认知策略
《绥化学院学报》2024年第9期68-71,共4页罗依薇 
四川外国语大学科研项目(sisu202051)。
动趋式尤其是复合式动趋式的引申用法,一直是二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主观视点调控着“来”和“去”的选择与使用,心理距离会影响趋向形式的选择。我们聚焦“主观视点”与“心理距离”这两条主线,基于意象图式和隐喻投射机制,在空间域...
关键词:动趋式 认知 主观视点 心理距离 
复合趋向补语的认知机制和语用条件——基于“X来”类习得偏误的分析
《文教资料》2024年第7期6-10,共5页罗依薇 
四川外国语大学2020年度科研项目“趋向补语的认知机制与习得研究”(sisu202051)。
学习者常常混用不同的“×来”类复合趋向补语,需通过分析相关补语形式的误代情况,探讨其背后的认知动因和语用条件。研究发现,学习者对部分引申用法的认知来源了解不清,或认知理解上出现偏差,只是机械记忆释义词条。另外,语境和使用频...
关键词:趋向补语 偏误分析 认知动因 二语教学 
言者视点与表达方式——“说”的元语用法被引量:1
《汉语学报》2023年第4期107-120,共14页史金生 罗依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元明清至民国北京话的语法演变研究与标注语料库建设”(编号:22&ZD307);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行、知、言’三域理论的北京话虚词功能及其演变研究”(编号:18BYY180)的资助。
“说”在口语中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常出现在一些连词、动词、副词等形式后,并不表实际言说或者引述。本文基于“行、知、言”三域理论,对这类“说”的功能及隐现情况进行考察,发现其作为元语标记,是对后续表达内容进行处理和包装,传达说...
关键词:“说” 三域 元语 隐现 
动趋式不对称现象研究——以附着义、脱离义类动趋式为例
《现代语文》2023年第4期44-48,共5页罗依薇 
四川外国语大学科研项目“趋向补语的认知机制与习得研究”(sisu202051)。
“V上”与“V下”、“V(X)来”与“V(X)去”等动趋式,在语义和语用方面往往会显示出不对称的情况。以几组隐含(广义)附着或脱离义动词后的趋向成分为例,从身体类和信息类两个方面,对简单与复合趋向式、成对趋向式等不对称现象进行探讨,...
关键词:动趋式 不对称 附着义 脱离义 认知 语用 
方言语境与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以重庆高校来华留学生为例
《现代语文》2022年第5期91-95,共5页罗依薇 
四川外国语大学科研项目“来华留学生文化身份认同实证研究”(sisu201765)。
大部分来华留学生都分布于各方言区中,这种语言环境影响着他们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交际。在文化适应模式与社会文化理论背景下,着重分析了方言语境的优势与劣势,并对重庆市高校留学生的方言认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从教材编写、课程设置、...
关键词:方言语境 来华留学生 汉语学习 对外汉语教学 
小议“翻转课堂”模式在对外汉语中级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
《教育教学论坛》2018年第46期200-201,共2页罗依薇 
四川外国语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Y176054)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对外汉语中级班写作教学中,面对留学生畏惧汉语写作、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差、教学课时少等现状,本文拟借助"翻转课堂"这一创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探寻出如何增强学习积极性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并有效利用短暂的课堂时间,提高汉语写作水...
关键词:翻转课堂 对外汉语 中级写作 
重庆市来华留学生教育与管理研究综述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年第36期196-197,共2页罗依薇 
本文拟从现状分析与相应对策两个板块,招生、教学、管理等多个方面,对当前重庆市来华留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的相关研究进行简单梳理,以期对将来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 教育管理 重庆 
小议初级听力教学的训练方法
《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第40期59-61,共3页罗依薇 
本文以初级听力教学的训练方法为主题,从语音阶段和听力理解阶段两大方面入手,进行了相关探讨。其中语音方面囊括了声韵调的辨音训练,听力理解方面涵盖了词语、句子、对话及短文各方面的训练。旨在通过这些多样化的训练方式,改变听力课...
关键词:听力教学 初级阶段 训练方法 
汉字形体演变途径初探——以《敦煌俗字典》为例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200-201,共2页罗依薇 
汉字系统的演变是一个长期、复杂、多层次的过程。《敦煌俗字典》中收录了大量俗字,同一个汉字的多种形体反映着汉字多途演进的过程。本文从《敦煌俗字典》中的俗字出发,分析这些不同字形产生的内部机制,探寻汉字形体演变的多种途径。
关键词:多途演变 汉字构形 敦煌俗字 
日母字在官话方言的读音类型被引量:1
《文教资料》2014年第4期22-23,共2页罗依薇 
日母字在今官话方言有六种读音类型:Z、Z、n、l、v、θ。同一种读音类型,有存在于所有八个方言点的(如0),也有只存在于一个方言点的(如v、n、l)。本文详细展示了日母字在今官话方言的读音情况,并分别对这些读音情况作出音变解释。
关键词:日母字 官话方言 音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