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铁军

作品数:5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深圳外国语学校更多>>
发文主题:博弈《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天平言外之意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语文月刊》《语文学习》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探寻《项脊轩志》的言外之意
《语文学习》2021年第10期36-39,共4页陈铁军 
《项脊轩志》一文的字面意思不难理解,高中学生大多能读懂其基本内容,能体会到归有光借项脊轩表达自己对三代亲人的缅怀之情,但由于停留在课文的表层,他们往往难以理解作者心灵深处的具体感受,难以清晰地表达自己阅读课文的审美体验。
关键词:《项脊轩志》 阅读课文 言外之意 心灵深处 高中学生 归有光 项脊轩 审美体验 
有的放矢 解惑释疑——对于《师说》教学难点的探究
《语文月刊》2021年第3期82-85,共4页陈铁军 
《师说》是高中语文课本的经典篇目,如何安排此文的教学内容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是语文教师一直在探讨的话题。"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授《师说》一文,即可从"解惑""受业""传道"三个方面逐层落实教学内容。解惑,即在积累文言...
关键词:《师说》 解惑释疑 教学内容 教学难点 语文教师 教学方式 高中语文课本 有的放矢 
在义与利的天平之上——《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博弈与取舍被引量:2
《语文月刊》2020年第4期71-74,共4页陈铁军 
依照儒家观点,"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征伐才符合道义,但在春秋时期,"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因此儒家认为:"春秋无义战"。照此观点,发生在公元前630年的"晋侯、秦伯围郑"之事,就是一件不义之事,而细读《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我们可以发现,三个...
关键词: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义与利 
在困境中延展:对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的反思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2012年第4期29-29,共1页陈铁军 
历来教育改革,都提倡开设语文选修课,但选修课一直难以规范地得到实施、推广。语文选修课程的实施,呈现出选择主体错位、选择标准单一化、选修模块频遭冷遇等困境,本文论述学校正在着力推进选修课程的实施,为其他学校提供了可供借鉴的...
关键词:困境 主体错位 选择标准 延展 
文言助词“之”的六种用法
《语文月刊》2010年第9期90-92,共3页陈铁军 
在古汉语中.“之”既可作动词,又可作代词和助词.仔细辨析作为助词的“之”.可将其归入以下六种用法。
关键词:“之” 助词 用法 文言 古汉语 动词 代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