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昕

作品数:17被引量:3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汉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菲茨杰拉德诗歌英语专业翻译修辞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更多>>
所获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全球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地方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哲学思考被引量:6
《山东外语教学》2010年第3期41-44,共4页周昕 崔东 
第四批中国外语教育基金项目“地方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与研究”(项目编号200805G29)的成果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规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要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然而,一刀切地要求所有英语专业学生成为复合型英语人才是不切合实际的。地方高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根据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学生的实际状况,设...
关键词:地方高校 英语专业 人才培养定位 多样性 差异性 
昆德拉“遗忘三部曲”中的自我建构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104-107,共4页陈召荣 周昕 
面对现代人丧失自我之后,如何去把握和建构自我,昆德拉在"遗忘三部曲"中提出了新的见解。《慢》中提出快与遗忘易使人失去自我,只有在慢与记忆中才能回视存在。《身份》表明现代人变换身份的生存方式只能导致自我的遗失,建构自我身份还...
关键词:米兰·昆德拉 “遗忘三部曲” 自我 
英语专业文学课程体系的构建被引量:6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第3期74-77,共4页周昕 
武汉市教育局高校教学研究项目"普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文学课程体系研究"(编号:2007J08)
无论从知识层面还是能力培养角度而言,英语文学课程对英语专业学生都起着重要作用。依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文学入门"、"英美文学史及选读"和"文学批评原理"等课程构成了英语专业文学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而各高校依...
关键词:英语专业 文学 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 
“爵士乐时代”伦理的倾颓与重构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9年第11期106-107,共2页邝丽 周昕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文学伦理学批评视野下的菲茨杰拉德小说研究”(项目编号2007d213);江汉大学学生学术科技基金资助项目”菲茨杰拉德短篇小说的伦理阐释“的部分成果
弗·斯·菲茨杰拉德。美国小说家。被誉为美国上世纪20年代“爵士乐时代”的代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代表作有《伟大的盖茨比》、依色温柔》、《最后一个巨头》等长篇小说以及160多部短篇小说。其文章具有那个时代浓...
关键词:爵士乐时代 《伟大的盖茨比》 “迷惘的一代” 伦理 代表作家 菲茨杰拉德 短篇小说 长篇小说 
从翻译的三个认知域论翻译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120-124,共5页周昕 
静态的映射,体现的是翻译的绝对性;而动态的合成或整合,则反映的是翻译的相对性。翻译的过程是译者这个媒介完成的源语文本和目标语文本两个概念域的动态合成或整合,形成合成概念域。由于译者素质的不同,这个合成概念域体现为不同的相...
关键词:翻译 概念整合 认知域 绝对性 相对性 
“美国梦”破灭后的心灵回归——《重访巴比伦》的文学伦理学解读被引量:5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19-22,共4页周佳 周昕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文学伦理学批评视野下的菲茨杰拉德小说研究"(项目编号2007d213);江汉大学第四届大学生学术科技基金资助项目"菲茨杰拉德短篇小说的伦理阐释"阶段性成果之一
《重访巴比伦》的主人公查理在美国从经济繁荣期走向萧条的过程中经历了纵欲、迷失进而精神毁灭、生活濒危,又逐渐寻求道德救赎、心灵回归的过程。文章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解读该作品,通过分析主人公查理的伦理道德观的几大转变,探讨菲...
关键词:菲茨杰拉德 “重访巴比伦” 文学伦理学 美国梦 伦理道德 
走近正典:20世纪西方性文学的道德认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127-131,共5页周昕 陈召荣 
伦理的生命力来自于对时代精神的表达。在爱欲物化已司空见惯的社会里,传统伦理失却了存在的现实依据,一种新的交往情境、新的生活内容及其存在方式正在生成,因而更合宜的规范探寻就成为必要。性产业与性文学的繁荣使得对性道德规范的...
关键词:正典 性文学 道德认同 
“地铁车站”汉语译本的读者接受调查分析及其启示被引量:5
《山东外语教学》2009年第4期69-74,共6页周昕 
国内译界对文学作品翻译策略的选择倾向于异化。通过对庞德的短诗“地铁车站”13首译文读者接受的调查,发现读者更喜欢和期待归化策略指导下的译文。通过讨论进而得出结论:对于翻译策略的选择要考虑不同文本的语言特征和目的语读者的...
关键词:归化 异化 翻译 “地铁车站” 读者接受 
《伯妮斯剪发》所映射出的社会道德状况被引量:1
《文学教育》2009年第21期89-91,共3页叶雅琴 周昕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文学伦理学批评视野下的菲茨杰拉德小说研究"(项目编号2007d213);江汉大学学生学术科技基金资助项目"菲茨杰拉德短篇小说的伦理阐释"的部分成果
菲茨杰拉德的许多作品都从不同的角度渗透着对道德的深刻思考和批判,例如《人间天堂》“它浓密相宜的描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美国经济繁荣时期的社会风气,生动记录了年轻的一代人放荡不羁的生活和焦虑不安的心态,深刻揭示了...
关键词:道德状况 社会风气 第一次世界大战 映射 《人间天堂》 菲茨杰拉德 美国经济 伦理标准 
身份的错位与伦理的困境——《夜色温柔》中迪克的悲剧被引量:2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第1期139-142,共4页周昕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文学伦理学批评视野下的菲茨杰拉德小说研究"【项目编号2007d213】的部分成果
《夜色温柔》描写了"迷惘的一代"美国梦幻灭后的悲哀。年轻有为的医生迪克的沉沦自有其社会与历史原因,他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却在上流社会道德沦亡的环境中以及生活的重压下走向沉沦。然而,菲茨杰拉德塑造的迪克总是处于复杂的伦理...
关键词:菲茨杰拉德 《夜色温柔》 伦理关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