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涛

作品数:45被引量:5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更多>>
发文主题:吴中文人诗学思想元明之际明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档案管理》《创造》《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史实观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的哲学解读
《档案管理》2024年第2期5-10,共6页周海涛 
2023年度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重点调研课题“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问题研究——以河南为例”(2023DXXTZDDYKT058)阶段性成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主要体现在:在主体论上,在批判继承传统的“民本”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认识论上,吸收了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提出并实践新时代...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华文化 中国精神 民本思想 人类命运共同体 
阳明心学对领导行为的积极作用及异化性警示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39-43,共5页周海涛 
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重点调研课题"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问题研究---以河南为例"(2023DXXTZDDYKT058)。
阳明心学对领导行为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在本体论上,阳明心学把儒家伦理上升到“纯乎天理”的高度,对引导领导干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增强共产主义理想的思想认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在方法论上,阳明心学提出“致良知”,就...
关键词:阳明心学 本体论 方法论 实践论 异化性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被引量:5
《档案管理》2023年第4期5-9,共5页周海涛 
2021年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基于数字人文的黄河文化遗产档案传承与利用研究”(编号:212102310500);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人文社科类)“面向文化大数据的河南省红色文化遗产档案知识图谱应用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21-CX-33)阶段性成果。
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其五大特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都能找到源头。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理念与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高度契合;强国富民、公平正义的理念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高度契合;礼乐文明、...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传统文化 文化基因 历史自信 文化自信 文化传承 强国富民 
共同富裕理念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造》2023年第4期47-50,共4页周海涛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共同富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理念,更是一种文化理念。共同富裕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中华优秀传...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 文化理念 勤劳勇敢 共同富裕 经济理念 传承和弘扬 精神追求 
从阐释民族精神到坚定文化自信——论文化遗产保护与知识生产意义被引量:9
《档案管理》2022年第4期65-70,共6页周海涛 
文化遗产保护是推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是促进人类精神文化多样性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弘扬民族精神的最好方式。习近平文化遗产观,从理论逻辑来看,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遗产观的创造性运用;从实践基...
关键词:民族精神 文化自信 文化遗产 知识生产 
“赏疑从重、罚疑从轻”的管理学意义与当代价值
《领导科学》2022年第2期33-36,共4页周海涛 
"赏疑从重、罚疑从轻"体现了中国古代治国理政中慎刑、好生、从厚的原则和思想,带有浓郁的民本特征,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中庸之道。直到今天,它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更好地激发领导干部的改革创新精神,形成"上下同欲者胜"的氛围,完...
关键词:“赏疑从重、罚疑从轻” 管理学 领导干部 当代价值 
元明之际吴中文人出处、雅集及诗学思想的演变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115-120,共6页周海涛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0BZX018)。
元末明初的吴中地区相继经历了元末、张士诚据吴、明初三个时期。吴中文人身处这三个时期,其出处、雅集及诗学思想都有巨大差异性。元末时期,他们以玉山雅集为中心,无拘无束,作诗只是辅助性的雅集手段,诗歌流于形式,内容贫乏,纤秾奇崛...
关键词:元明之际 吴中文人 出处 雅集 诗学思想 
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的三重逻辑
《学习论坛》2021年第5期51-56,共6页周海涛 
2020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推动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2020BZX018)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的发展逻辑主要包括:在理论逻辑上,与时俱进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在历史逻辑上,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断发挥其战斗力、生产力、软实力功能;在价值逻辑上,从实现“人的解放”到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鲜...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文化理论 发展 逻辑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对传统劳动教育思想的超越
《教育科学文摘》2021年第1期21-22,共2页周海涛 
中国古代官方教育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而儒家又以“成圣成贤”作为教育的最高旨归。儒学教育始终围绕着由道德文章通向成圣成贤而展开,生产劳动一向不被重视,甚至为士大夫阶层所不齿。橘学教育的这一导向和机制具有“双刃剑”的影响;...
关键词:道德文章 儒学教育 士大夫阶层 儒家思想 道德高尚 读书明理 双刃剑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对传统劳动教育思想的超越被引量:1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31-35,共5页周海涛 
河南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中原千人计划”之中原青年拔尖人才专项资助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推动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2020BZX018)。
在中国传统官方教育体系中,劳动教育思想极为匮乏,甚至常被忽视,但在家风家训和私塾教育、书院教育中,劳动教育却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继承发扬了马克思的劳动教育思想,并对中国传统劳动教育思想进行扬弃,具有民...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劳动教育 传统教育 超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