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春

作品数:27被引量:12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社会公正民本思想儒家政治哲学古代思想家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天津社会科学》《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史学集刊》《政治学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政治学研究的历史视角
《政治学研究》2024年第6期3-11,M0003,共10页孙晓春 
历史研究的专门化是历史科学发展的基本趋向,政治学领域的历史研究,是在政治学基本理论的规范下进行的,通过历史研究,人们对政治学研究的对象有了深刻的理解。政治学领域的历史研究在本质上属于事实的判断,以历史为视角的政治学研究,有...
关键词:政治学 历史研究 回归历史 历史政治学 
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逻辑方法被引量:1
《政治思想史》2024年第3期31-43,197,共14页孙晓春 常永强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有其内在的逻辑,每一个思想家的思想学说都是循着一定的逻辑建构起来的。逻辑分析方法的主要功用在于破解思想家的逻辑前提,解析思想家的推理过程。逻辑分析方法有助于在深层意义上理解中国传统政治思想。逻辑分析应该...
关键词:中国政治思想 逻辑 逻辑分析方法 
概念分析与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被引量:2
《天津社会科学》2024年第2期43-48,174,175,共8页孙晓春 
思想史研究是“现在和过去之间无终止的对话”①,这一对话所以有意义,是因为思想史负载着历代思想家的观念,这些观念体现着以往时代的人们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理解和思想家的道德诉求。我们有理由假定,历史上的思想家和我们一样,都有着...
关键词:中国政治思想史 社会政治生活 社会历史环境 道德诉求 思想史研究 思想主题 概念分析 价值取向 
传统文化“两创”视域下的新文科建设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2023年第4期6-15,119,共11页孙晓春 
新文科建设是知识增长与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现代社会的现实需要。20世纪初以来形成的现代文科体系,不是根据中国传统知识体系的逻辑发展而成,而是模仿英美教育体系,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科体系之间的断层是一种历史的遗憾。目前...
关键词:传统文化 知识体系 文科体系 新文科 中国方案 
社会公正: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被引量:13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7-13,共7页孙晓春 
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背景是冲突而不是均衡,而和谐却是社会合作所以可能的基本条件。建构和谐社会不是要消灭差别或者“均贫富”,而是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使生活在不同社会位置上的人们各得其宜。现实中国正处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
关键词:和谐社会 社会公正 执政理念 
古代中国与希腊政治思想发生时期的文化背景与前思想资源被引量:2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497-504,共8页孙晓春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与希腊思想是在近乎相同的历史时刻发生的,思想发生时期的文化背景与前思想资源,决定了这两种思想传统各自的发展路向。古代中国与希腊各不相同的数理科学背景决定了思想家的思想方式和思维水平,中国古代数学没有完成...
关键词:数学 政治思想 思想方式 形而上学 古代中国 希腊 
社会公正:现代政治文明的首要价值被引量:31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3期31-37,共7页孙晓春 
资源的相对稀缺决定了社会生活的冲突的背景,也使得社会公正成为社会生活的必需品。社会差别与不平等是每一个社会不可避免的事实,社会公正的目的不是要消灭社会差别,而是通过良好的制度安排合理地调节社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保障社会...
关键词:社会公正 制度安排 政治文明 
两宋天理论的政治哲学解析被引量:5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42-47,88,共7页孙晓春 
两宋时期的思想家用形而上学的方式理解和把握了“天”与天道,把“必然之天”从可感意义上的“天”分离开来,为可感世界建构了一个逻辑的前提,从而在更抽象的水平上理解和把握了普遍的道德原则,也在更高的层次上理解和把握了政治的合理...
关键词:天理 理学 政治哲学 
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社会历史环境分析被引量:3
《史学集刊》2004年第2期7-11,共5页孙晓春 
中国古代社会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限定了古代思想家的思想视野和思想方式。由于中国古代的地理环境所决定 ,中国古代思想家所感受到的世界不同于希腊哲学家所感受的世界 ;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的道路不同于雅典人的国家 ,商品经济的相对不...
关键词:传统政治哲学 历史环境 思想方式 地理环境 政治结构 经济结构 
关于周代宗法制度的两个问题被引量:7
《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6期135-142,共8页陈恩林 孙晓春 
本文从中国早期国家形成过程的新视角来阐明周代宗法制度的两个问题 :(1)中国早期国家不是纯粹的地域性结构 ,而具有家长制家族组织的某些特征。这是周代宗法制度存在的基础。但周代宗法制度的基本精神是“自卑别于尊” ,“自尊别于卑...
关键词:周代 宗法制度 君统 宗统 家长制家族组织 血缘关系 君臣关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