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阳

作品数:31被引量:351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语法隐喻主位折射率系统功能语言学多模态语篇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翻译》《外语教学》《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外语与外语教学》更多>>
所获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留学回国基金王宽诚教育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soil和“土”的认知词义对比研究
《海外英语》2022年第8期52-54,共3页俞佳慧 王红阳 
文章采用对比认知词义学研究方法对soil和“土”的认知词义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二者不仅原型词义相同,而且经隐喻拓展而来的延伸词义也有着很大程度上的相似性,英语和汉语使用者对土这一概念的认知逐渐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共识。因此,外语...
关键词:对比认知语义学 英汉词汇对比 隐喻 外语词汇学习 词义内在联系 
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海洋诗歌分析--以惠特曼的《给军舰鸟》为例被引量:2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20年第4期37-43,共7页王红阳 陈雨涵 
运用生态语言学理论对海洋诗歌《给军舰鸟》进行分析,探索惠特曼如何通过语言形式和内容表达来构建非人类生命体的生态身份,人类与非人类生命体之间的生态关系,以及生态影响。选择"海鸟"作为物质过程的施事者以及行为过程的参与者,提高...
关键词:生态语言学 《给军舰鸟》 海洋诗歌 惠特曼 
给养理论与生态语言学研究被引量:11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8年第5期4-11,共8页黄国文 王红阳 
观察者(人或动物)与他的环境的关系可以通过他对环境的感知和他后接行为的关系来考察。本文运用J.J. Gibson的给养理论和王阳明的心学来研究生态语言学问题。研究认为,在任何交互过程中,观察者对环境的感知导致他接下来的行动,这说明观...
关键词:给养 心学 生态语言学 
语法隐喻的共时与历时维度研究被引量:2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105-112,共8页王红阳 丛迎旭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功能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融合视角下语法隐喻研究"(15BYY006);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功能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融合视角下英汉语法隐喻研究"(15NDJC010Z)
语法隐喻是语义层在词汇语法层的重新联接与投射。语法隐喻的界定与阐释存在共时与历时两个互补维度。本文以语法隐喻的最典型体现形式——动词名物化现象为例,借助英汉语料库进行了共时与历时对比研究。研究发现:1)从共时角度看,动词...
关键词:语法隐喻 动词名物化 共时 历时 事件名词 
语法隐喻的语篇功能分析模式被引量:1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8年第2期76-80,共5页王红阳 丛迎旭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功能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融合视角下语法隐喻研究"(15BYY006);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错位修饰状语的功能句法研究"(Y201327342)
基于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语法隐喻理论建构语法隐喻的语篇功能分析模式。运用该模式,从小句内和小句间两个层级探讨三种主要语法隐喻类型的语篇功能变化。语义邻近性、时间顺序性等认知机制,以及语言的类型是导致语篇功能发生变化...
关键词:语法隐喻 语篇功能 主位 衔接 认知 
语法隐喻一致式的认知特征与阐释被引量:12
《中国外语》2017年第4期28-34,共7页丛迎旭 王红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功能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融合视角下语法隐喻研究"(15BYY006);宁波市与中国社科院共建研究中心项目(NZKT201510)的阶段性成果
一致式是语法隐喻研究的基础,传统理论认为一致式仅存在于初始语言,确定一致式应依据种系发生、个体发生和语篇发生三个语言外在标准。首先,本文发现语法隐喻在初始语言中也大量存在,因此提出一致式应具有原型性和象似性两条认知特征。...
关键词:语法隐喻 一致式 认知特征 原型性 象似性 
中外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环保话语的词汇选择与及物性过程研究被引量:2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7年第1期88-93,共6页黄大网 陈瑾琳 王红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12YJC740035);宁波市教育局与中国社科院共建研究中心课题(NZKT201204;NZKT201510)
以中外两家运动服装公司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为研究对象,通过语料库分析方法探讨李宁和阿迪达斯公司在建构环境保护话语过程中的词汇选择,具体解析环保内容与所持态度等方面的认知及表征之异同。研究发现:阿迪达斯使用更多负向语义...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环保话语 词汇选择 语义韵 及物性过程 
语法隐喻迁移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年第3期1-5,共5页王红阳 龚双霜 
基于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探讨语法隐喻在二语习得中的个体发展规律。首先将取自不同受试组的60篇文章中的句子归类,再对比其中的语法隐喻出现的频率,然后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来验证二语写作中语法隐喻使用量是否随着语言水平的提...
关键词:语法隐喻 迁移 概念隐喻 人际隐喻 语篇隐喻 
试析图形-背景理论在汉法互译中的应用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6年第6期142-144,共3页尹丹丹 王红阳 
作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图形-背景理论可以用来阐释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不同语言现象。本文概括了图形与背景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汉法两种语言的差异性,对简单句和复杂句的汉法互译进行分析,旨在打开汉法互译的一种新思路。图形是...
关键词:图形—背景理论 汉法互译 突显 信息值 
英汉语言学类学术书评的级差资源对比研究被引量:1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年第2期32-37,共6页王红阳 关青梅 
基于Martin和Hood的关于级差评价资源的理论阐释和分类,以语言学类学术书评为语料,对比分析级差资源在英汉学术书评中的分布特点,揭示英汉学术书评在人际意义表达上的异同,把握级差资源在文章构建中所起到的作用。研究发现,英汉语言学...
关键词:评价理论 级差 语势 聚焦 学术书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